节能之路漫漫 奋斗之志不止

2019-11-18
单位(作者):周佳艺

“开心,特别开心。”当问道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的感受时,我校节能减排团队3位学生代表不约而同地回答了开心,说的过程时不时露出满足的笑容。在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专业2015级学生吉天成看来,加入节能减排团队、参加这个比赛是大学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

跌跌撞撞的11年

我校节能减排团队是由冯妍卉及夏德宏教授牵头,聘任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及环境工程系老师担任指导教师,以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创新创业中心为基础,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庞大团队。在学校教务处、资产管理处、校团委、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单位相互协作、团系共建的推动下,每届参加校内赛的学生多达800余人,提供创新节能减排项目100多项。2018年团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取得一等奖4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团队参加全国赛以来共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7项,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奖。然而,回顾过去的11年,现在看来“久经沙场"的节能减排团队走得也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有些跌跌撞撞。

一个团队建立之初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节能减排团队也不例外。由于缺乏参加全国比赛的经验,团队在比赛时间节点的把控上做得并不好,对每支队伍的管理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团队刚开始参加全国比赛那几年成绩平平。但是,带队老师们并没有气馁,始终对比赛抱有很高的热情。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指导老师们始终对学生队伍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有些老师还专门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这些都为团队取得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基石。

学院的创新创业中心也为团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前期的节能减排宣讲会,到中期的赛事答疑、报名工作,再到后期的国赛准备,整个节能减排赛事的筹备和组织工作都由其负责。前期的宣传工作是整个过程的第一环,也是重要的一环。校内参赛选手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都离不开团队有效的宣传。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团队会在校内赛报名前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专门制作介绍节能减排比赛的推送, 使更多学生了解比赛,对比赛产生兴趣。不光是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也鼓励其他学院的学生参加比赛。线上宣传之后的宣讲会更是有往年国赛获奖队伍进行参赛经验的分享和答辩现场的展示。这些都激发了学生们参赛的热情。近几年持续增多的参赛人数也足以说明团队宣传的到位。

即使到后期团队发展得较为成熟了,也同样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节能减排团队的带队老师之一魏晨对去年筹备国赛中发生的一件事印象很深刻。去年四五月份,团队正在热火朝天地筹备国赛,然而一只队伍却由于某些原因临时退赛。为了保证参赛队伍数量,团队不得已选取了一支候补队伍参赛。在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准备时间里,这支队伍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获得了国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因为并肩,所以不曾彷徨

能源1504班的邢泽溶就是这支优秀队伍的主要成员之一,现已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的她回想起参加节能减排比赛的那段经历,仍是记忆犹新。

她所在的队伍由学院同班的五名同学和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构成, 作品名称为“ 基于化学制冷剂的宽温型冷热联供热泵循环”。“本来参加校内赛后没有去国赛的机会,后来是老师临时通知,说有一个空缺的位置,我们队就开始筹备国赛了。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真的特别开心!”邢泽溶所在的团队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很是珍惜。激动之余,成员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时距离国赛申请截至只有两三周的时间,别的队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而她们团队却才着手准备申请。所幸之前队伍已经进行过长达一个月的实验了,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参赛。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出参赛作品的实物。从理论到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队伍的作品更多是对现有理论进行完善,依靠理论支撑,做成实物极其困难。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没有畏缩,“既然参加了国赛,就好好努力,做出成绩”,邢泽溶和她的队友们迎难而上。在淘宝上找卖家购买所需零件,联系工厂制作最终实物……实物制作完毕后紧接着填写申报书、说明书,制作ppt、视频,准备后期答辩。参加国赛的过程漫长,也格外艰辛。在邢泽溶的记忆中,熬夜是队伍成员那段时间的常态,疲累占据着每个人的面庞,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邢泽溶回忆了很多关于后期准备答辩的感受。“我上台很容易紧张、怯场,队友们就陪着我一遍遍在学生活动中心模拟练习,指导老师罗春欢也一直支持鼓励我,让我正常发挥就好。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并肩作战的力量。”

未标题-2.png

谈及队伍的指导老师罗春欢,邢泽溶用了“三个超级”来形容,“超级负责,超级认真,超级努力”。在将作品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中,大到制作实物的方法,小到实物需要的每一个零部件,罗老师都对团队进行了认真的指导,申报书、说明书、ppt等文字方面的工作也都给予队员修改意见。后期答辩准备的过程中,邢泽溶和其他几个要上场的队友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改善了体态、语气,还在他的建议下买了小领结。“整个过程很艰难,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团队才能走到最后。”如今邢泽溶和其他队友还深深感激着指导老师。

除了邢泽溶团队外,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级学生马基铭和吉天成所在的两支队伍也都取得节能减排国赛的一等奖。利用聚乳酸膜的螺杆传动式快速堆肥无水厕所,基于虹吸与热驱动力耦合的太阳能家用连续供暖器,这些有着“高大上“名称作品的背后同样凝聚着团队每一个成员和指导教师的心血。

马基铭和来自自动化、机械等不同学院的学生组队。关于参赛经历他介绍得不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把他们队伍制作实物的屋子叫做“小黑屋”。“小黑屋”这三个字虽是被他嬉笑着说出,但那段日子里的艰辛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几分。

闷热多蚊的逸夫楼地下室,骑车去偏僻巷子拿用于制作实物的二手空调的大雪天,摸黑回宿舍的一个个夜晚,几个关键节点的通宵,漫长准备过程中的煎熬,拿到一等奖的喜悦……吉天成参赛的经历称得上是跌宕起伏。“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觉累的时候,但看到即将完成的作品和在一旁辛苦忙碌的队友们,就又充满了力量。”对吉天成而言,他从比赛中不仅收获了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收获了一群并肩作战的朋友。

“因为并肩,所以不曾彷徨。”正是有了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11年来我校节能减排团队才发展得越来越好,取得一项又一项耀眼的成绩。

放眼未来,助力中国梦

五四奖章的荣誉是对节能减排团队这么多年来优秀成绩的认可。而获得荣誉的高兴之余,团队并未停滞原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将来。不论对于团队中的学生还是老师,节能减排竞赛的意义都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他们看来,身为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更要肩负时代重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学生而言,节能减排大赛是一个锻炼自己,不断成长的舞台,更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舞台。通过这个比赛,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于2019年8月在华北理工大学举办,15支申报国赛的队伍还在全力筹备中。期望今年团队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节能减排事业添砖加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