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 守住初心

2020-01-15
单位(作者):王未卿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份工作,你周期性的每几年就要和不同的人一起做着同样的事,周围的人在流转,而你在循环往复。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枯燥到近乎残忍?细细想来,教师似乎就是一份这样的工作,我却几十年甘之如饴。

在2020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几个我带过的学生返校相聚,我们在办公室翻看那些泛黄的照片、褪色的卡片,我在感动之余似乎也找到了我对教师这份工作甘之如饴的原因。

回想起来刚毕业来到北科大校园,登上三尺讲台,那种感觉熟悉而陌生。我们都做过学生,在讲台下,感叹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一旦转换了视角,那种突如其来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压力倍增。我每天认真地备课讲课,授业解惑,恨不得将所学倾囊相授,可记得当时班级上的三个学生却不“领情”。他们青春年少,心高气盛,却又懒散懈怠,不肯踏实在现有的学习模式中。我便在那时经常约他们聊天,在家里、外面一起边吃边聊,我不批评他们,不强迫他们转变态度努力学习,而是和他们聊理想,聊价值观,聊行业的发展潮流,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上了他们想过的生活。我给他们推荐书籍杂志,读完后和他们交流,他们在过程中发现很多专业知识的缺乏,便一改过往,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如今已经毕业快二十年,他们都成为了金融行业的弄潮者,现在我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张我们四个人的合影,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草地上一起交流读书,他们感谢我让他们浪子回头,其实是我应该感谢他们,让我学会了因材施教。

其实在初为人师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我究竟希望我的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因材施教这个观念给了我答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邀请金融行业的专业学者回校开办论坛讲座,内容涉猎信托私募、新三板、加密货币、区块链等等内容;我也会联系企业,组织学生实地到银行、券商参观学习,了解工作模式和前沿知识。我欣慰地看到很多对金融行业感兴趣的同学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或是在毕业后选择相关专业深造,或是在各大金融机构大显身手。对于对其他行业感兴趣的学生,还有那些还不清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我着眼于金融思维方式的训练。正如达尔文所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经济学可以改造世界,更强的本事亦是改造世界观。微观思维让学生变得理性,宏观思维让学生能着眼大局,建模分析让学生更加敏锐,前沿动态让学生明白思辨。当我的学生在文创行业博古通今,著书立说;当我的学生在传媒行业鲜衣怒马,风采偏偏;当我的学生在高科技的前沿为人工智能、生物科学钻研;当我的学生在西部的舞台、精准扶贫的战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独特的教学方法,多元化学习视角也逐渐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经常来找我交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我希望这些时候,课堂不单在学校里,比如,我希望课堂在画廊中,前几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一场西方艺术大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几个我教过的学生当时在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邀请我和一些感兴趣的在校生同往。大家不是单纯地去了解当时时代的生活、绘画技巧的发明、材料的更迭,更是从不像到像再到不像这样的西方艺术发展进程中体会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要墨守成规的态度;比如,我希望课堂在运动场上,学习工作的压力,休闲娱乐方式的丰富,使得很多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我有机会的话就会和大家一起在羽毛球场上、网球场上挥洒汗水,学生们放松身心为之后的学习提高了效率,大家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再比如,我希望课堂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与学生们一起包粽子,我希望学生能了解节日背后的星象文化、哲学,还有节日本身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中秋节与学生们一起举杯邀明月,因为我知道一些外地的学生自从来了大学,故乡便只有夏冬,没有春秋,我希望借小小的月饼传达来自学校、来自师门的关怀。有一个刚上大学不久的学生和我说“老师,我觉得您像一个超人会分身,既能作为孩子照顾长辈,又能作为家长照顾孩子,既能作为领导处理各种事务,又能作为老师风趣授课。”,有一个已经工作多年但经常向我咨询工作生活的学生给我发信息“道不果腹暖心魄,酒不解渴润平生。我觉得师门就像我的家。”平衡工作和家庭容易不?不容易,因为人的精力确实是有限的。却也容易,因为我的学生们早已经像我的家人一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乐在其中。

因为学生像家人,工作也变得像生活,很多学生惊讶于毕业多年我依然还清晰记得他们的名字,其实不必惊讶,“家人”的名字又怎么会不记得呢?师门的大家庭随时欢迎你们回家。我欣慰地发现,师门间的感情更紧密了,不是因为我付出的更多,而是师门里的毕业生们传承着优良传统,当我看到师兄师姐们在给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们传授学习经验,提供实习工作上的指导帮助,我颇感欣慰,那种感觉就像坐在篝火的外围,看着大家一起纵情舞蹈,就像坐在车的后座,听着朋友们在前座欢声笑语,总之,那是一种平静和快乐,是一种对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向往和憧憬。

就在一次应届生毕业聚会上,当我沉醉于这种心情时,有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学生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一届又一届学生迎来送往,您觉得您的工作是周期性的重复么?”“应该是吧。”“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刚我们和师弟师妹们聊了聊,原来对我们每一届学生来说您的工作都是大不相同的。”“别看名字还是这两三门课程,课程名字虽然一样,您讲的内容却是与时俱进的啊,案例您用的都是当下最鲜活的例子,知识点也都是最前沿,最有时效性的。这些完全不是历史。您一直运营的公众号还有经常推送的文章我可是一期不落啊!”他的一番话让我感慨颇多,关于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多比喻,有人觉得像园丁,有人觉得像蜡烛。我现在觉得教师这个行业更像是摆渡人,因为学海无涯,理想有岸,虽然每一届学生都是从此岸到彼岸,但是绝不单单是同船共度的人不同,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线,所看到的风景,所学到的道理也都是不同的啊。这些感慨让我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那就是要让知识更有专业性和前沿性,更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要让摆渡的每一次航程都分外精彩。

在岁末年初我写下这篇文章,不为标榜所在行业、自己本人有多么伟大,还是那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只是把这些过往和我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纪念一下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成长的时光。最后做为一名摆渡人,有两句话和大家共勉:此岸兵荒马乱,祝福大家青春无悔;彼岸繁花三千,希望大家守住初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