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进一步树立博士后创新典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于2020年9月启动2020年度博新人员创新成果遴选工作。经专家评审,我校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副研究员杨涛的论文《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稳定服役的SiC纳米带基高效紫外光电探测器(High-Performance SiCN anobelt Photodetector swith Long-Term Stability Against 300° Cupto 180Days)》从提交的343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获评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
据了解,SiC是支撑信息、能源、交通、先进制造和国防领域发展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将以SiC为代表的射频电路和电力电子器件列入国家战略储备。当前,我国急需开发以SiC为代表,能够在高温严苛环境下稳定高效服役的紫外光电探测器,但宏量制备成本高,导电率高、光响应能力低等成为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难点。
杨涛以碳热还原为基础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宏量的硼元素掺杂的高质量单晶3C-SiC纳米带,解决了宏量制备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掺杂调控原子/电子结构解决性能难以调控的问题。相关评审专家认为,其关于SiC作为光电探测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实质性的进步,直接将SiC光电探测的应用领域由常温环境推进到了300℃的高温苛刻服役领域,且可以保持长达半年的稳定服役时间,是一项能够真正解决切实需求的研究。
近年来,学校将博士后工作改革作为优秀青年人才引育、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举措,切实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为青年人才发挥潜力提供平台,不断提高学校博士后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推动博士后成为学校高层次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力量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生力军,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权责结合、高效有序的青年人才队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