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奋斗为青春代言

2021-07-21
单位(作者):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孙文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年大学似弹指一挥间,我从刚入校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科研道路的从容和坦然,站在大学生活的尾声,百感交集地回首四年大学校园生活,回顾之前的点点滴滴,那一幕幕昔日的画面,亦仿佛发生在昨日,清晰可见,有成功也有失败。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铭记老师和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感谢同学们的理解与帮助,孜孜不倦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刚入学时,我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利用考试周便可吃透所有理论,所谓的“泰勒公式”、“helloworld”,通通不在话下,可现实很快让我失意,一学期学习结束,综合加权只有86.6,在专业并不突出。从那时起,我转变学习方法,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次课堂、每一位老师,将努力砌成阶梯,高数从大一上的88变成了大一下的98,最终大学四年,我以保研加分后92.24的综合加权位列专业第一,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收获了人民特等奖学金以及“安百拓”奖学金一等奖。

image.png

在其位,谋其政

当自己变得优秀时,我主动去承担更多集体的责任。作为班级学习委员,我与班级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困惑,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在考前进行答疑,帮助同学们理解重难点知识,这些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我的带领下,大三学年班级平均加权达到85.51,在土资学院所有班级中排名第一,荣获校级优秀班集体,专业前20占 比75%,班级有13人成功保研,保研率达到56.5%,我所在的宿舍全员保研。

在担任矿业1903班的小班主任时,我向学弟学妹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矿业的认识,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矿业1903班在班级班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第一学期结束,矿业三班挂科率在专业倒数第一。同时,我还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学生班的班长,负责举办多次经验交流会向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科研、竞赛经验。在我的努力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以老带新的制度,有科研经验的师兄带着低年级师弟师妹参与科研,让师弟师妹尽早接触科研,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我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大一暑假,我参加“徽村新颜”实践团调查故乡安徽新农村发展情况,在14天的调查中,我走过合肥、淮南、六安、安庆四市的 农村小道,顶着炎炎烈日,几度晒伤,采访了近百户人家,因为国家的政策,道路宽敞,基础设施齐全,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还存在房子规划不合理,垃圾污染,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我与团队成员一起,每到一处便记录下这些问题,向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反馈,促进国家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的落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8年,大二的我第一次接触了科研,了解到我国矿石开采趋于深部化,岩石在深部受到高温高压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这给深部岩石工程带来巨大的隐患,于是我申报了国家级本科生创新项目《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砂岩热损伤特性研究》。在全程导师金爱兵老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文献,独自完成了试验方案的设计,带领团队完成核磁共振试验、单轴压缩试验、CT扫描试验,学习avzio软件处理数据,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终于努力有了回报。我发现砂岩的抗拉强度劣化温度阈值为800℃,这对深部地下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顺利完成了国家级项目,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岩土力学期刊发表了一篇EI检索论文《基于DIC的高温砂岩劈裂力学特性》,并获得“安百拓”采矿奖学金论文单项奖,从一名科研小白成长为一名具备基本科研素养的优秀本科生。一边学习一边科研很累,但那却是我大学四年中最充实快乐的日子。在科研过程中,我的思维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观察的敏锐性都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看似平常的石头所蕴含着巨大能量,让我意识到采矿原来可以这么有挑战性。

有志者,事竟成

2019年,我参加了第二届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凭借着金属矿绿色开采膏体充填虚拟仿真系统,获得了大赛三等奖。有了竞赛的经验,我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将放矿专业知识投入实践,参与制作了基于CT扫描技术的自动放矿物理模型,从准备到参赛总共花了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时间里,我与其他成员一起画模型图纸、挑选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当团队为如何实现模型自动化而困扰时,我巧妙利用正反转马达解决了问题,最终获得第十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三等奖。

在一流学科的建设背景下,我与另外11名同学一起代表学校采矿工程专业远赴芬兰参加第一届ArcticMines夏令营,这是北科采矿的第一次国际交流,芬兰主办方希望北科学生能做一个关于国内采矿发展现状的报告,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准备,我同其他四位同学站在芬兰卡亚尼大学的讲台前,用自信沉稳的姿态,用标准流利的英语,讲述着中国采矿的故事,长达半小时的报告,向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展现了北科采矿学子的风采,让他们见识了北科一流学科的一流。我们在夏令营的出色表现,让主办方决定长期与学校资源系合作,继续举办芬兰夏令营,还表达了进一步举办冬令营的想法。

在芬兰的卡亚尼应用科技大学和拉普兰应用科技大学,我听了许多与采矿相关的讲座,智能开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矿山机械,每一个讲座主题鲜明,展现着采矿未来的发展,颠覆了我对采矿的认知;在课外活动时,我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学生讲述着自己在北科的生活,讲述着中国的文化。在芬兰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先进科技理念的冲击,让我对采矿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

人物介绍:孙文进,2000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专业排名第一,保研加分后综合加权为92.24,GPA3.77/4.00。荣获2021年校长奖章,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