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冶金史编写组”成员合影。
■潜伟
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科技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史是一个小学科,从业人员不多,在各大学都属冷门边缘学科。同时,它又是一个大学科,得益于诸多学科的滋养,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北京科技大学就有这么一个机构,从当年的冶金史小组,变身为今天的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走过了不平凡的50年。
金之在冶 百炼成钢
1974年,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成立冶金史编写组,一批学者开始在故纸堆中寻找中华矿冶文明的灿烂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带领团队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分析检测一堆破铜烂铁时,曾被斥为浪费。但他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做出的成果改写了世界冶金历史。
1981年,柯俊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C.S.Smith、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R.Maddin合作,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冶金史学术研讨会,使中国冶金史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1982年,冶金史编写组更名为冶金史研究室;1995年,更名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2014年,成立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目前研究院下设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工业遗产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所、科技与文化研究所,拥有材料考古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5个省部级基地。
1984年,当梅建军作为第一位冶金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走进充满书香气的冶金史研究室时,没有想到自己2004年会成为这个机构的掌门人;1994年,当梅建军作为第一位获得李氏基金的学者前往英国李约瑟研究所访学时,更没有想到他在2014年接棒成为这个研究所的第三任所长。
带着钢筋铁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梅建军将中国古老的青铜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材茂行絜 科史文苑
在北京科技大学的东南角,有座逸夫科技馆,它曾是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地,而今成为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所在地。走进大厅,赫然见到“科学格物,历史鉴世,文化润心”12个篆书大字,这正是研究院的学术追求。
这里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柯俊图书馆,有几代人珍藏的1万多件古代材料标本,有配备了许多先进科学仪器装备的实验室,还有众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术精英和莘莘学子。这里近20%的师资为国家级人才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培养了近500名硕士和博士,还有200多名在校生。文理交融,博采众长。他们用文献和文物说话,通过科技手段挖掘历史价值,守护着中华科技文明的精髓。
研究院的学术方向早已从冶金史发展到科技史、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科技与社会多领域并进,目前拥有科学技术史、博物馆、文物3个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史学科两轮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连续多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今年这里成为全国首批文物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开设了文物科学认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可移动文物保护3个方向,将着力培养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含章吐曜 再谱新篇
在金属文物价值挖掘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研究院从早期技术资源及社会图景的构绘、技术交流与多元文明互鉴、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手工业制度与古代文明发展4个维度,通过多个案例揭示中国古代金属文物的多重价值。一批青年才俊茁壮成长,陈坤龙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刘思然入选首批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
在古代有机质材料研究与工艺复原方面,研究院建立了复杂髹漆材料的定性识别方法和漆油比的定量模型,系统分析了东周秦汉时期漆器的漆膜材料及其配比,揭示了中国早期髹漆工艺水平及其演变。以魏书亚为首席专家的漆器考古团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冷门绝学团队。
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与文物保护新技术开发方面,研究院开发出适合我国水下考古复杂环境使用的脆弱文物整体打包提取技术,实现了水下文物大批量、无损、快速提取,填补了我国水下考古文物整体提取的技术空白。韩向娜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传统工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研究院重视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建成“贝壳工坊”,开设“传统文化论坛”,组建“金艺求精”“非遗传承”学生社团,开展传统工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指导学生开发出富有中国传统元素与艺术审美情趣的文化创意产品。获批建设传统金属工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秉承“团结、传承、开放、奋进”的精神,以传承中华科技文明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聚焦“双一流”学科目标,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原文链接:《中国科学报》 (2024-12-13 第2版 )
(责编:孟婍、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