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来自蒙古、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等人参会。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在致辞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和优势,积极开拓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此次论坛是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质增效的实际举措。
中国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表示,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科技人文交流领域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对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共识与倡议的付诸行动、具体实践。他希望,学校在深化中国与共建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人文交流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出更大的开创性贡献。
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孟和图世格表示,通过本次论坛,中国与蒙古两国高等学府将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双边友好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更高质量的“一带一路”交流合作。

北京科技大学与泰国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开幕式上,北京科技大学与泰国农业大学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两校将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指引下,聚焦“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需求,拓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教育科研合作。
主论坛上,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拉曼大学校长尤芳达、泰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斯里·基纳克、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德蒙福特大学副校长吉尔·考利、哈英理工大学院长赛乐·艾达若娃、蒙古国国立大学院长奥勒尔玛·孟赫巴特、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阿尔伯托·科内霍·纳瓦等高校代表,围绕多元化文明互联互通下的“一带一路”、学科交叉协同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议题作主旨报告,与会各方对科技人文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开展了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
原文链接:科学网
(责编:孟婍、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