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暨就业促进周京津冀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京津冀三地3000余名学生拿着简历穿梭于120家用人单位的展位之间,希望在企业提供的1.8万个就业岗位中寻找到自己心仪的就业机会。
早上9点,部分企业展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仅有2023届的应届毕业生,也有不少来提前了解就业岗位信息的2024届毕业生。“今天招聘会是个很好的机会,到场的企业很多,提供了很多跟我专业对口的岗位。”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研三学生刘蕊说,“现场还有就业指导老师帮忙修改简历,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把简历再完善一下,找到心仪的工作。”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校招总监武鹏飞告诉记者,一上午的时间公司已经收到了五六十份简历。“在公司目前已招聘的2100多名学生中,硕博毕业生占28.37%左右。”武鹏飞说,除了专业对口之外,公司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希望他们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在短时间内独立承担部分工作。
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前围满了拿着简历的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招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薪资等情况。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阮威告诉记者,此前公司已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同时开展产教融合,通过订单式培养方式吸纳更多毕业生。
为帮助学生畅通就业路,各高校提早布局,访企拓岗,为学生就业开展精准辅导。在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之一、重点领域人才校企供需对接会上,记者遇到了特地赶来北京参会的西安交通大学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沈人杰。“与企业交流合作有助于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环节,从前端助力学生未来就业。”沈人杰说,学校通过主动“走出去”,未来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校园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实习实践岗位。在校学生通过实习走入社会,能接触到更多感兴趣的岗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辅导,分享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等,帮助学生尽快成长。
为拓展就业资源,北京科技大学在年初就开展了校领导带队的访企拓岗活动,通过提前走访重点企业,深入对接需求,挖掘更多岗位。“我们与太原钢铁集团等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开设‘钢铁脊梁班’,着力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杰告诉记者,目前春招已经接近尾声,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教师团队,为就业比较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通过深度访谈、修改简历、推送就业岗位等方式,帮毕业生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再创新高。“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拉开了教育部5—8月‘百日冲刺’行动的大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教育系统将持续开展拓岗位、促对接、强指导、暖帮扶等系列活动,帮助更多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
原文链接:中国财经报(2023年6月1日第7版)
(责编:孟婍、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