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北京现象

2015-05-25
单位(作者):樊未晨

周二下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丁文迪早早来到阶梯教室,这天下午的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年轻老师刘刚。虽然丁文迪提前到了教室,但也只能坐在最后几排——这个能容纳120人左右的教室里已经几乎没有空座位了。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思政课”似乎意味着枯燥无趣,但在刘刚的课堂上,却鲜见捧着手机的“低头族”、目光呆滞的“神游族”和趴在桌上的“呼呼族”,抽象的理论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个现实的问题。很多学生觉得两小时的思政课“在不知不觉中过得很快”。

“我们的课从负数开始”

其实在北京的不少高校中,思政课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副老面孔了,不少年轻教师把思政课上得“风生水起”,学生的出勤率不再靠点名来维持。北京高校的思政课正从根本上改变着。

“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我都会对学生做一个小调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说,调查的内容包括“你对这门课的看法是什么”、“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学生对这门课的期待是“多看电影早下课”。

冯教授的调查多少反映出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左鹏教授与冯秀军有着类似的观点:“很多学生对思政课抱有一种负面评价,一说上思政课就感觉是枯燥、抽象和背诵。”

“别的课是从零开始,我们的课是从负数开始。”冯秀军说。她记得有一次,第一天上课时,一名学生带着一本厚厚的小说就来了,“这显然是做好了不听课的准备,这还不够,他还故意坐在了第一排”。冯秀军看在眼里,但没说什么,按照原计划开始讲课。下课后这名学生递给冯秀军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是带着小说来的,但很遗憾,我没有机会打开。”

现在,很多思政课老师有这样的自信:不怕学生对思政课有偏见,“只要他来上课,就能让他们彻底改观”。这种自信不仅有政策的指导,更有现实的保障。

据了解,北京市教工委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展和教学,充分融入思政课的“大家庭”中,通过名师工作室开展“传帮带”活动,通过“家庭大比武”组织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方式,加强交流、提高认识,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思政之家”。

从身边热点切入理论本质

要想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显然是行不通的。

“学生一打开目录就会皱眉头,因为我们的教材编写是从结论和观点出发的。如果按照这样的结构给学生讲,他们一定不爱听,他们会说‘你想告诉我的结论就是这个,我何必还要知道过程’。”北京某高校一位思政课老师表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科部的贺学琴老师对此也深有体会。贺学琴认为,如果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的章节去讲,学生的关注度是极低的。

那么学生关注什么呢?“更多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贺学琴说,所以一定要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比方一门课共8章,老师们把其中几章内容合并,再与一个现实问题结合形成专题,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讲深,而且学生也愿意听、愿意参与。

北京市教工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冯秀军和她的团队探索总结了一个“问题链教学法”,教师把每次的教学内容都设计出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一系列问题,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跟着老师走。

刘刚的那节课讲的是“科学究竟是什么?”刘刚设计了10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假设科学突然离开了我们,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科学带来的便利,设计这样的问题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思考的状态。”刘刚说。

学生们马上从随身携带的手机聊起,讨论着“如果离开手机自己能坚持多久”,逐渐深入到“科学突然离开我们”会发生什么的探讨。接着刘刚又抛出了“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科学是单个人的事情还是由共同体完成”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学生们被带到了“科学究竟是什么”的主题。

时刻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说起来简单,但对思政课老师而言,工作量极大。“现实是具体的、变动的。我们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密切关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我每天除了上课以外,大部分时间需要泡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左鹏说。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把思政课当成拓展知识的途径。

理论的力量最终征服学生

把课讲成这样显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那么老师还搞不搞科研,要如何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只搞科研不搞教学似乎还可以,但是如果只搞教学而不搞科研万万不行。”冯秀军说,没有研究就做不好教学。”

在谈到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时,曾有人指出课堂枯燥乏味是主要问题之一。于是,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不少人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各种漂亮的PPT、精彩的视频资料频频亮相。

“但是,有学生会对我说,不要搞太多的花样,请您用理论的力量征服我,如果您能用理论征服我,我就信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说。

对于很多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来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似乎很幼稚。

“形式丰富的目的在于内容的深入。”左鹏说,如果只停留在营造丰富多彩的形式上,而把思政课的本质抛到一边,就失去了这门课所具有的意义。

虽然教学和科研兼顾有些辛苦,但在冯秀军看来,教学本来就可以促进科研。尤其对思政课来说,“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不仅是学生,还有一个个真实存在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所以很多学校给年轻人创造各种机会参加科研,“我们老师一年发表的文章也能有几十篇。”孙蚌珠说。

现在刘刚不仅要经常研究国外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堂的,也不能放松自己的科研。学期之初,刘刚给学生开出了一个40本书的书单,同时让学生期末时交一份1万字的论文。

对于一位思政课的老师来说,在开学之初留这样的作业是需要勇气的,好在每次坐得满满的教室给了他最好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5-05/18/nw.D110000zgqnb_20150518_4-01.htm

(责编:高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