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几天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村长家协商相关事宜。不知什么原因,村长并不是很赞成我们在这开展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2日电(通讯员 雷宇)水是生命之源,但你是否曾想过在我们国家的某些角落,还有些人在为这一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发愁。
这个夏天,北科大水精灵饮用水调查帮扶实践团走进了这么一个地方——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盐仓镇高峰村。高峰村水资源贫乏,境内没有河流,水源点少;高峰村的大部分村民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境内水源点少,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他们的饮水方法也不科学。
我们虽然没有为他们从根基上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但也尽了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修了个27立方的水池,普及了安全科学饮水的知识,也为村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福利。

正赶往最终目的地,大家身上都带上了风尘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居住地附近的泉眼,平常刚好能供附近几家人饮用,但枯水期就得另想办法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队员体验村民们的日常挑水。还真挺不容易的,主要是你得拿水瓢一点一点的把水装进桶里,而且水源离村民家里还挺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当地的小朋友上学之前到泉眼接水以备一天的学习之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队员们走家蹿户的调查村民们的饮水安全意识,并发放相关资料,问卷是我们提前准备的,而且村民们居住相当分散,大家必须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下一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为采集水样进行调查,大家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深入洞穴取水,枯水季节里,山洞里的水是村民们唯一的水源,而且从洞穴里取水十分不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队员们打着台灯对当地的小朋友们进行学习辅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为了找到下一户人家,队员们行走在山路间,那几天还偶有下雨,山路并不那么好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我们用在网上筹集的资金,给村民们运来了修水池的建材,而且当地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了,留在家的都是老幼妇孺,所以我们充当了劳动力,挽起了袖子,搬砖,扛水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到达村庄后我们发现,当地不光水资源缺乏,而且教育也相当落后,我们就在闲暇之余安排了几个队员为学生们补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被水泥灰包围的我们,为了修建水池而搬运水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的队长,我们离开时,当地的小朋友们十分不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睿 摄
原文链接:中国青年网
(责编:孟婍、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