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中国高等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找准定位、特色发展

2016-11-30
单位(作者):武贵龙

编者按:

    近日,我校党委书记武贵龙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在《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2期)刊发署名文章——《在“双一流”建设中找准定位、特色发展》,原文如下:


03.jpg

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找准定位,特色发展,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关乎高校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大胆改革,在“十三五”这一重要攻坚时期,深入推进“双一流”的建设工作,努力为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做出贡献。

科学谋划未来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必须立足事业发展,树立“机遇意识、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加强科学论证与顶层设计,汇聚多方智慧,在校内形成广泛共识,明确“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举措和条件保障等。高校必须坚持“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抓发展机遇。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要积极寻找结合点,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社会及企业的支持。作为首都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不断探索服务地方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要积极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舞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和知名度。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科技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在冶金、材料、矿业、安全、科技史等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最新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进程:到2020年,把北京科技大学基本建成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教育科研中心;到本世纪中叶,即建校100周年之际,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冶金材料教育科研中心。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对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至关重要。要强化“三个结合”,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虚实”结合,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发展。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进程中,将基层组织建设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增强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度。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把握组织建设规律,加强规划引领和过程跟进,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党建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并固化于制,实化于行,长效推进。

二是强化“内外”结合,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既要注重工作的内涵.也要注重工作的外延。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外延的有效拓展,着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载体,使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设计出吻合组织实际、迎合师生需求、符合党员意愿的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强化“远近”结合,着力破解重点难点、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立足当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从广大师生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抓起,研究梳理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系统研究,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同时,又要着眼长远,努力解决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基层组织建设的前瞻性问题,加强工作研究,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有序推进。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要着重做好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稳定发展。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对于高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提升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要克服行政化的思想,提升学习、工作和研究能力,特别是提升掌握、执行政策的能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为师生员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高等教育及高校内部的改革都逐渐进入了深水区,改革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多。“十三五”期间,高校要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考核与评估制度,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加强规划教材、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方面的建设;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让高水平的科研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

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围绕人才的培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要特别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围绕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资建设能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要求。要认真学习落实,积极构建“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创新和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力度。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一是瞄准世界一流,做好优势学科的升级转型。一方面是已有优势学科保持优势、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优势学科的转型发展。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要主动围绕国家的战略转移,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优势学科的升级转型。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支持。从资源、体制、文化等各方面对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三是促进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精品文科。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特别是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后,为整个人文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充分挖掘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源。

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本着“识变、应变、求变”的思想,以大学章程为统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要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相关的政策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及科研管理制度等,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进一步完善学院治理结构,真正落实对学院的自主权下放工作,让更了解和掌握基层一线情况的学院更好地服务教职工,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来。

(责编:邢华超、孟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