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招办主任尹兆华在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介绍,学校稳步推进大类招生改革,2017年在北京招生的24个专业,有10个大类专业。填满6个专业志愿的北京考生进档以后,专业服从,不会被调剂到所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之外。
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原来学校要求没有不及格的科目就可以提出申请,现在如果你有不及格的科目你可以申请到对这个科目没有必修要求的专业去学习。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比较热门的专业包括材料、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专业可能提出申请的人多,这些专业会成立考核小组。除了这三个之外的专业,基本上都能满足学生转专业的要求。也许不能100%地保证学生进到最想去的专业,但是一定可以保证你不学你讨厌的专业。除了外语保送生、提前批录取学生,其他本科生在大一或大二学年末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2016年理工科最低分在北京大约排3800名,文科最低分排名在1200名左右。因此,理科能够在4000名左右的考生,文科在1200名左右的考生都可以考虑报考北京科技大学。
理科试验班培养学术精英人才,执行特定培养计划;第二学年末,学生可在理、工、经管学科中任选专业。综合排名前50%的学生可申请本硕博连读。
工科试验班类培养工程精英,未来行业领袖。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学习平台;教师和企业专业担任双导师,围绕与工程实际有关案例进行教授;加强英语和专业前沿知识学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从第一志愿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生和自主招生的考生中选拔,学费和其他专业考生一样;教学计划参照麻省理工和剑桥大学等高校课程执行,全部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学生可以优先申请学校项目出国读研。整体培养质量非常好,出国率达70%。
应用物理“黄昆班”: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开办;从全校大学二年级的理工科学生中选拔;50%的毕业生可直接保研到中科院,深造率很高,2016届达到100%。
北京晨报记者 郑超
原文链接:北京晨报(2017年4月20日 第T06版)
(责编:孟婍、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