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北京科技大学志愿者赴山西吕梁岚县进行义务支教

2017-09-08
单位(作者):许传增 高意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7日电(通讯员 许传增 高意)7月16日,北京科技大学留守儿童“回声”支教支教团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上明明德小学进行义务支教活动。队长李蔚欣以及其他九名队员在这里完成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W020170907623757678674.png

据介绍,7月16日上午11点,团队成员在当地慈善总会会长的引导下来到了上明明德小学。慈善总会会长和学校校长为队员们介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学校的情况。岚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经济条件十分落后。早些年被拐卖到这的妇女有很多回到了南方老家,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也非常普遍。学校里有一些上级分配下来的做实验的教学用具,但是学校老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用具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在支教过程中,实践队员为孩子准备了语文、英语、数学、百科、素拓、手工、美术、实验等教学课程,并且利用所 募捐的图书开展阅读课,让孩子们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7月28日下午,实践队举行了结营仪式。孩子们为实践队员表演了准备了多日的节目,结束时实践队员和孩子们都非常不舍。29日清晨,“回声”支教团离开了见证了两个周支教生活笑与泪的上明明德小学。实践队员为了让支教活动收获持久的效果,与上明明德小学的老师积极协商,最终决定要以网课形式定期给孩子们上课。

在贫困山区两周的生活与教学给实践队员带来了不小的考验。用水方面“学校里缺水,没有洗澡的地方,我们只能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饮食方面“这里蔬菜种类单一,每顿的饭菜都以土豆和面食为主,饮食非常单调并且也不健康”;在教学方面,实践队员“聪聪哥哥”有些无奈地说:“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孩子缺少关心与照顾,他们会在课堂上故意做引人注目的事情来吸引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甚至会在课堂上折纸飞机扔向我,上课时教室里总是乱哄哄的。”

W020170907623757713395.png

在支教过程中,实践队进行了多次家访。一方面,队员们了解了学生们的家庭条件情况,许多家庭都是贫困户,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吕晶家原本住在山上,后来因为教育以及其他问题搬到村子里住,他家没有自己的土地,仅有的几亩地还是租别人家的。吕晶还有个哥哥在县城读高中,吕晶的奶奶瘫痪在床,妈妈有神经疾病,需要常年吃药,爸爸今年肩膀受伤,不能外出打工,一家人仅靠一点土地上的收入过活。另一方面,队员们到其他当地居民家中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当地气候较干旱,农作物以土豆玉米为主,普通人家靠种地的微薄收入生活。

“两个周的时间很短,孩子们从我们那里学到的知识还很有限,但也希望我们带去的知识与爱心能为当地孩子的生活带去积极的影响。两个周的时间也很长,我们看到了当地的困难,认识到祖国许多地方仍需要来自社会上的帮助,我们将继续奉献我们的爱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队长李蔚欣和队员们表达了他们将继续为贫困地区改变做出努力的决心。

原文链接:中国青年网

(责编:孟婍、李文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