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北京科技大学全程导师制覆盖万名本科生

2019-12-19
单位(作者):许卉

本科时可以提前接触研究课题,遇到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迷茫可以随时去找导师沟通……上周,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举行,师生一起分享实施导师制一年来的收获。

“过去一年我和导师联系约10次,见面6次,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来自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秦梓杰分享,“在学业发展上,导师冯老师是我在科研这条路上的引路人。在导师的带领下,我这个‘小白’逐步走进了科研的世界,逐渐发现自己对天车调度模拟仿真产生了兴趣。在生涯规划方面,冯老师与我经常分享他在求学时的事例和经验,给我很多启发。刚入学时,我不知如何平衡好学习与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些沮丧。在谈话中,冯老师回忆了他担任班长时的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机械工程学院的孙志辉老师是本科生导师中的一员,共指导11名本科生。因为指导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孙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他的指导下,对专业有迷茫的学生更加了解、热爱自己的专业;对入校的环境不适应的大一新生很快对学校有了亲近感和归属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北科大校长杨仁树表示,学校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每名新入校的本科生配备导师,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的作用。这项新制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全过程,即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一至四年级,突出“全程”指导;二是全覆盖,即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开,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专业。他透露,目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已在2017、2018和2019级本科生中实现全覆盖。

北科大教务处处长宋波介绍,学校已形成高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导师队伍,并构建起“学校设计、院系实施、导师尽责”立体化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模式。目前共有13个学院、9个科研单位的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本科生导师,其中有4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等人才100%担任导师。

导师制实施一年以来,在学业上,13个本科招生学院中,有8个学院大一必修课的不及格率降低;在竞赛方面,截至11月底,2019年竞赛获奖比2018年增加402人次,增加13.65%,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增加122人次,增加23.06%,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积极性增强;在创新创业项目上,学生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仅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来看,2019年申报905项,比上年增加286项,参与学生人数由2631人增加到3595人,其中将近一半项目由学生全程导师指导。

2019年10月,为了解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从学生视角发现相关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校针对2017、2018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96%的学生表示沟通良好,认为导师在专业引领、帮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习兴趣方法、提升思想品德等方面帮助较大。

原文链接:《北京考试报》(2019年12月18日第6版)

(责编:孟婍、陈丽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