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切当磋 当琢当磨

2021-11-06
单位(作者):机械工程学院 邢菲远

邢菲远为械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三年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3,现已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人民一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本科阶段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5项。曾获“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尺规绘图一等奖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经从初入大学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北科学子。我幸运的进入了北科大,成为了一名“钢小伙”,我幸运的遇到了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们,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做人上获益匪浅,而说到底,这份幸运是我对母校感激,对师恩的感激。而我将永远以一名北科人的身份,在未来风雨兼程。

不亦乐乎 不拘一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前三年的综合成绩是94.97分,在微积分、大学物理等核心科目均取得接近满分的成绩。在大学的所有课程中,有40门以上的课程在90分以上,取得了满绩点,在外国专家课高级流体力学专题中取得满分的成绩。我始终对学习保持着一种热情和向往,我热衷于探求各个领域深层次的内容,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渴望能够发现知识深处的内核。每当我有了一点点自我的理解后,我会像孩子在海边捡到一枚耀眼的珍珠一样兴奋,而我的收获也超出了知识本身之外。带着自己的理解,我在多个国家级、市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奖。

学习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我热衷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同学们分享,希望能够在学习上帮助到同学们。C语言是大学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程,我在大一时参加讲师团,为同学们做了C语言考前串讲,反馈较好。在给同学们的答疑中,我也查漏补缺,提升自我。

我很喜欢去学习一些课本外的内容。我曾经记得由于不理解浮点数在计算机当中的保存形式而苦恼不已,也曾经在微机原理考试前一天答疑的时候去问老师RAM和ROM的原理,探索知识带给我快乐。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科研和竞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一个深层的考验。这是一个用理论的框架支撑起实际工程重量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重新建构、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

大一我即开始了竞赛之路。我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机器人校内赛,在该比赛中负责设计建模及加工装配,这次比赛让我对机械有了一次最为直观的认识,让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实际的应用,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科技竞赛的种种规则和要求,为我打开了一扇竞赛之窗。

1.jpg

我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部分地区物理竞赛、智能车校内赛、节能减排校内赛等等,最后选择了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方向。设计制图是机械人的根本,如果说汉字是人们沟通的语言,那么图纸就是机械人最朴实的语言。本着提高自己制图能力、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想法,我参加了由杨光辉老师指导的制图队,先后参加了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等,收获了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及多项市级竞赛一等奖,并在排名中名列前茅。付出得到了回报,能力得到了培养,有所收获的我感到欣喜若狂。

竞赛之外,我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我在大二参加了国家级的srtp项目“仿生鱼的设计制造”。我在其中承担的工作是:理论分析、设计建模、实物装配、实际实验及文书撰写。仿生鱼的设计过程也见证了我建模能力从弱到强、科研能力日渐成长的过程。从最初开题手足无措,看着浩如烟海的文献不知从何开始,到最后能够独立的撰写项目结题书、项目论文,雕琢的过程是失去的过程,亦是一个坚忍的过程,而经历了切磋琢磨的玉,才能有自己的光彩。我参加的另一个项目是“精密离心机动平衡”,该项目是我的本科生导师杨文明老师承担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研究所“精密离心机动平衡系统研制”项目。有了前一个项目的经验,这个项目进展的十分顺利。从一开始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学长对接工作,学习理论,到后来自己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arduino控制程序,一切的工作都按部就班,秩序井然。

静以修身 明以养德

刚入学时,我的辅导员在新生成长对话课上便告诉我们,大学教会你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大学带给你们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除了专业知识外,大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思想的成长。我在大一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的身份要求我要以一个更高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我参加了党支部牵头的北科机械发展手册的编写,负责了其中保研政策、机械就业前景的资料搜集和整理,为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生涯发展规划作出贡献。大学还带给了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分析问题得思辨方法。对于一个工科人,这一点让我获益匪浅。我大学的老师们都会告诉我一句话:“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课本上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北科的校训是“求实鼎新”,它时刻告戒着我,不要照本宣科,可以在现有框架下建构,但是绝不能限于桎梏之中。

永远是少年

初入大学,对大学中的一切都充满着憧憬和想象。军训时,我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这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这给了我成长,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随后的答辩、展演中游刃有余。大一入学后,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年级长,负责成绩分析、材料收集整理等等工作,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多次联系老师和助教,为同学们组织期末年级答疑活动和知识串讲活动。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校团委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阳光心理协会组织部以及渡海研习社团。暑期社会实践我参与了禾欣青少年公益服务项目,担任了湖东分团的执行经理。在禾欣我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理事会的统一规划,管理本团队的活动进行。前期参与活动预案的展开与分工,多次组织团队进行头脑风暴,随后组织团队进行活动的排练及预演,中期我现场管理、统筹规划,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处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后期我参与了实践报告的分工及成果的转化工作。

一次次的经历都是一种对自我的雕琢,是放下不属于自己东西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仅仅将精力放在学习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给自己的大学四年做一个总结的话,我想应该是:本科四年找到了一个自己热爱的方向,为之努力并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果;在未来,找到了自己要走的方向并重新始于足下,直至千里之行。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得入北科,吾之幸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