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思想的引路人

2021-11-15
单位(作者):吴钰重

曾经有一个女孩儿,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现这个目标太难实现了,于是她将理想修正为“成为伟人的妻子”,但她渐渐地发现,这个目标也很遥远,于是再次修正自己的理想:“成为伟人的老师”。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成绩优秀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女孩儿已经迈入不惑之年,她坚守初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台上耕耘了16载。这个女孩儿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丽敏教授。

1.jpg

传承雨露的继承者

孩童时期的刘丽敏就“好为人师”,扮成老师为小伙伴们讲课是她最大的爱好,虽然年纪尚小,但她讲得条理清晰,明白易懂,很受小伙伴的喜爱,当老师的理想就此在她幼小的心里萌芽,而让这个理想开花结果的是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几位恩师。

高考填报志愿时,立志于让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刘丽敏自愿填报了安庆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的学习为她日后的求学和从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科毕业时,刘丽敏在导师的建议下就读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在安庆和南充宁静的校园环境中,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刘丽敏远离外界的繁杂,心无旁骛地阅读大量书籍,她像一株小树苗,从书中汲取养分,积累丰厚的学养。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她在导师的影响下来到北京,寻求更广阔的天地。博览群书的她在众多优秀的求学者中脱颖而出,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专业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每当刘丽敏站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做选择时,她的老师总能给予她及时的帮助和中肯的建议,在众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名师的指引下,她这株小树苗得以茁壮成长,而她要做的就是继承衣钵,传承雨露,庇护她的学生成长成才。刘丽敏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太多名师的熏陶和影响,如果自己不成为名师,就辜负了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我现在的教学方法不是我的独创,当初我的老师如何教我,我现在就怎样教我的学生。当我的学生面临选择时,我很愿意分享我的成长经历,给予他们建议,我坚信好的老师能够成就学生。”从儿时的理想到为之奋斗的事业,刘丽敏在师者这条道路上走得扎实而坚定。

培土育苗的耕耘者

200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毕业的刘丽敏机缘巧合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面试的机会,试讲中她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巧的教学设计、掌控课堂的能力得到了一致肯定,就这样她与北京科技大学结缘,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16载。从饱含热情的青年教师到桃李芬芳的教学名师,她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初心,潜心钻研教学,认真对待学生,严谨研究学问。

刘丽敏主讲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业必修课“政治学概论”、“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和公共选修课“中外宗教概览”等课程。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引领性和严肃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思想引领的同时受到学生的喜爱是一门学问。为此,刘丽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力求让她的课程“有趣、有思、有行”。她连续参编4部中央马工程《中国近代史纲要》系列教学辅导用书,构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研究型教学内容体系。她精心打造开放课程,2016年建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通过人民网公开课向社会开放,疫情期间,这门课程被教育部列入推荐名单,供10余所学校使用,目前已有12万名学生选修。

刘丽敏全心探索翻转课堂,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将课程分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模块,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手段。建立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库,开发课堂实时互动程序以及VR技术虚拟仿真体验,实现了长征等历史情景的再现,制作了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红色遗迹等虚拟仿真体验项目,真正做到以生动的方式讲述历史,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准施教,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课程更有亲和力,学生更有获得感。

刘丽敏不仅仅希望思政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希望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她通过观点辨析等方式将道理讲清楚,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她精心设计实践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正因为做到了“有趣、有思、有行”,刘丽敏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她主持建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主持建设的“中外宗教概览”被评为校级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她获得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等诸多荣誉。

锐意改革的带头人

刘丽敏行政教学双肩挑,她不仅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的职务。从实践教学到“形势与政策课”再到“数字马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走在高校前列,这离不开学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刘丽敏在岗位上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在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优良传统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自2006年起,刘丽敏开始参与并组织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构建了课堂、校园、社会与网络“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成果入选首批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示范推广计划。《求是》、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刘丽敏多次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思政课教师培训班、全国及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上介绍经验。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班子积极探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路,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2018年6月全国首家“数字马院”平台在北京科技大学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思政课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的全新尝试,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全新突破。在“数字马院”的支持下,北科大的思政课堂发生了新变化,思想政治课成为引领学生感受时代、读懂中国、养成家国情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思想盛宴”,学生从“要我学”变为真正的“我要学”,随时随地学思政蔚然成风。刘丽敏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她说:“‘数字马院’不仅要做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习效能,还要把课堂内外、教学和科研与数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马院建设,通过‘数字马院’与国内高校同行分享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经验,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和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数字马院’更多更好地服务思政课建设和马院师生发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做一名好老师,成就学生”是刘丽敏坚守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为此,她在教育之路上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