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1 15:07:21)
科研与名利相联系,它就会有水分
科研与生存相联系,它就不可信
----名人名言
这是我在基金委上班时,墙上贴的一张“座右铭”。这段名人名言就是出于柯俊先生。
认识柯先生
在材料界我认识的老师们中,柯俊先生是我最早认识的。那还是文革期间,柯先生组织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老师开展我国冶金史的研究。柯先生和韩汝玢老师经常带着从古代兵器上取下的试样,到我工作的实验室(在钢铁研究总院)进行分析。在合作中,柯先生告诉我们,根据兵器的年代结合试样的分析结果,可以判断我国某一种相应的冶金技术的产生年代。他还告诉我们好多出土文物各种特色的原因,比如,有些古书边缘是红色的,它涂的是一种防蛀虫的药物。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柯先生记忆力,交谈中提到某个元素,他能随口讲出那元素的原子量、价态、结构、相变的有关情况等等。在后来的接触过程中,他给我们讲了好多过去的事情,进一步表明了他的记忆力。
柯俊先生在正式场合总是一派绅士风度,也许这与他在英国留学有关。每年的材料界面研究重大项目年度交流会上,他作报告时总是佩戴领带,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样。然而。在会下,他生动地讲故事总是吸引着我们这些年轻人。
李薰先生的故事
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讲原金属所所长李薰在英国留学的故事。
40年代,李薰在雪菲尔德大学安朱教授指导下,从事钢中氢的研究。苦心钻研,发现钢中含氢是造成事故的主因,并弄清了钢中含氢产生白点需要孕育期和钢中去氢的规律,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李薰在1942至1948年间,关于钢中氢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为钢中氢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科学基础,受到人们赞誉。
柯俊先生讲的是李薰先生与房东老太太间的趣事。据说李薰先生的博士论文,与常人不同,是献给房东老太太的。不过,李依依所长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拿回来的李薰先生的博士论文的复印件,不知是否真的是献给房东老太太的。
不管怎么说,李薰与房东老太太的关系一定不错。李薰先生做博士论文期间,老太太见李薰认真学习,还没有吃饭,就给他送上一盘煮土豆。李薰先生并不喜欢吃这种土豆,等老房东走后,把土豆倒了。因怕老房东发现,没有倒在垃圾桶里,而是扔到壁炉里了。老房东不至一次给李薰先生送土豆,而他都把土豆倒在壁炉里了。当年,英国冬天用壁炉取暖,点壁炉前老房东要清理一下壁炉,发现那么多土豆。老房东便问李薰为什么不吃,还扔到壁炉里。李薰先生的回答:“我怕不吃土豆,您会不高兴。扔在壁炉里是怕被您发现。”老太太听了,虽然有点生气,但觉得这个用功的年轻人很可爱。老房东怕打扰李薰学习,轻易不邀请客人来访,如果房东老太太邀请客人都要征求李薰先生的意见。
我只见过李薰先生一次,好像是1975年年底。那年8月15日召开全国稀土大会后,年底在沈阳召开钢中稀土应用协调会。我随科研处两位老师一起前往,会上李薰先生也在会。他个子不高,典型的特征是抽大烟斗。可能是因为他是所长,显得很权威,金属所是东道主,会上有什么问题似乎都要请示李薰先生。
1983年3月20日李薰先生出差在云南昆明时,不幸病逝。
关于织构的故事
另一个印象较深的故事就是,建国初期,大约50年代初,在我国要举办一次“Texture”方面的国际学术活动,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举办这方面的学术活动。“Texture”在物理学方面的一个专用名词,中国物理学界把它翻译成中文称“织构”。我国的化学家们为了能在这个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于是,几位化学家一起用“物质的组织结构”——简称“织构”代替了“Texture”,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化学领域的物质结构课师资。在国际同行看来,感到是笑话的事,却成了国内化学界的“自豪”。
“我的签证是上西天的,不是下地狱的,阎王爷不收我。”
90年代末、本世纪初,柯俊先生应邀到印度讲课,期间突犯心脏病,经抢救脱离危险。几天后,柯先生苏醒过来了,大家对他表示慰问。他非常坦然地说:“ 我的签证是上西天的(指印度),不是下地狱的,阎王爷不收我。”
文字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5daaf0101nk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