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在全国高校中较早提出将实践劳动作为重要育人环节、较早开展“全员德育”工作、较早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形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基础。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学校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环境和大学生成长特点,不断探索“三全育人”工作新路径,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瞄准各种体制机制顽瘴痼疾深化改革,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三个导向”,把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点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准确把握“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育人目标和实现路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方法导向,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务实见效。
1.坚持目标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的初心使命,更是“三全育人”的工作目标。因此,北京科技大学在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始终紧紧围绕这一育人目标,努力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时代之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在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新人。
2.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顽瘴痼疾。究其原因,有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方式方法的问题、有评价导向的问题。因此,北京科技大学在工作中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融入不到位”“协同不到位”“评价不到位”等问题,重点实施“共识攻坚”“融入攻坚”“协同攻坚”“评价攻坚”四项行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教师职业观和共同育人观,着力营造有效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的良好局面。
3.坚持方法导向。所谓“三全育人”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由此,“三全育人”的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不简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因此,北京科技大学在实施综合改革过程中,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注重“融、挖”结合,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之中,努力让各项工作都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个学科、一二课堂、校园内外的育人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形成素质修炼的“大熔炉”。
二、实施“四项攻坚”,确保“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见效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制订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清单,以队伍建设、机制改革、标准建设为关键,大力实施“共识攻坚”“融入攻坚”“协同攻坚”“评价攻坚”四个攻坚行动,依托课程、科研、管理、服务、文化、网络、实践、组织、心理、资助“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完善、措施务实、标准健全、保障有力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1.实施“共识攻坚”行动,形成改革创新合力
认识决定行动,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是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先决条件。
(1)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学校通过加强政策宣讲、开展立德树人大讨论等,积极引导全校教职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具体任务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其中,以“六个纳入”(将政策理论学习纳入思政课教学、纳入两级中心组学习、纳入教职工理论学习、纳入师生党支部学习、纳入学生主题班团会、纳入各类师生培训)和“四学机制”(自学、导学、辩学、践学)为主要模式的全校师生周四下午集中理论学习制度,已成为学校教育培训师生的重要载体和长效机制。此外,学校还专门组建师生宣讲团,建立了思政课教师定点联系二级党组织指导理论学习制度,切实解决了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最后一公里”难题。
(2)明确思政工作导向。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全校上下进一步明确了“三化、四转、五重”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导向。“三化”即:坚持“精实化、精准化、精品化”工作理念。“四转”,即转变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内容供给由“大锅饭”向“分餐制”转变,话语体系由说教式向启发式转变,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传授形式由单向式向互动式转变。“五重”,即:重思想引领、重学生主体、重网络育人、重实践养成、重多维关爱,着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遵守道德规范、激发成才动力。
(3)推行全程导师制度。为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学校于2018年起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突出“师生全覆盖”和“大学四年全过程指导”,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构建起“导师主导、授课教师主教、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六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育人模式,围绕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创新创业、生涯规划等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截至2019年底,已聘任由葛昌纯、蔡美峰、谢建新、张跃等院士领衔的1360名教师组成的本科生导师队伍,覆盖2017、2018和2019级10638名在校本科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4)实施“双质”提升计划。实施全体教职工“能力素质”和“师德品质”“双质提升计划”。“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主要通过加强新教师入职培训、设立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年青教师导师制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素质;“师德品质提升计划”,主要通过实施“党建强基、思想引航、制度固本、实践立行、典型示范”五项工程不断提升教职工思想和道德素质。其中,自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的覆盖全体新入职教师的暑期学校“满井之光红色之旅”受到了新教师的普遍欢迎。此外,突出管理、服务育人功能,设立管理工作创新奖和服务标兵奖,每年开展“文明服务月”“劳动竞赛月”等,调动管理、服务人员的育人积极性。
2.实施“融入攻坚”行动,突出浸入式教育
教育之美在于没有了教育的痕迹。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是要“另起炉灶”、“彻底革命”,更重要的是要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行浸入式、渗透式的“隐性教育”。
(1)融入制度建设。学校将“三全育人”工作要求融入学校《章程》、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价值准绳和基本遵循。制定各部门和学院“三全育人”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三全育人”责任;与各二级单位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单位和干部履职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重新梳理了各类岗位工作职责,使各类岗位的育人职责明确,有章可依、有章可循。
(2)融入日常教育。学校将“三全育人”工作要求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按照“精实化、精准化、精品化”工作理念,精心设计近小实亲的育人项目。深入推进主题班团会制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性特点,统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以“思想成长为主体,价值引领和学业引航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型主题班会体系,入选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案例。突出学生党建引领功能,构建了以“两级建校、三级培训”为主体、网上学习和线下培训相结合、案例教学和实践教育为特色的学生业余党校培训机制。做实党支部红色“1+1共建”“助学零距离”“党建进宿舍”等精品项目,连续两次荣获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创新奖。建立学生党员述责测评系统,创建“承诺践诺、述责测评”的民主监督党员评议模式,有力促进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3)融入课程思政。坚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着力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格局和长效机制,形成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思政”教学新模式。同时,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其他课程育人元素,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步伐,初步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一是开设“大国钢铁”全校公开选修课,由毛新平院士领衔主讲,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知钢懂钢”、熟悉学校办学传统、增强在“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使命意识和爱国情怀。二是举办体现学科专业特色、聚焦学科前沿的学科思政讲坛,包括“材料名师讲坛”“理学之美”“星期四人文讲座”等,其中“材料名师讲坛”主讲人均为世界各国材料领域顶尖学者和院士,迄今已举办102期,成为学校最具特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系列品牌学术讲坛。三是全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积极培育和选树“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和“示范课堂”,在激励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供借鉴。
(4)融入大学文化。学校坚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本文化三个层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礼敬中华 文溢满井”传统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原创校史剧系列(“燃烧”“绽放”“奔流”)等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校史育人作用,每年通过“馆、片、册、书、景、剧”六个系列的原创作品,弘扬“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和以爱国、奋斗、奉献为核心的北科品质。同时,积极打造“全方位”微媒体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成立新媒体中心、新媒体联盟,培育“微言大义”“北科小博士”等新媒体工作室,制定了《新时代北京科技大学师生网络文明公约》,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原创作品,持续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2019年,人民网发布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北科大位居全国高校第六。
(5)融入社会实践。学校突出实践育人功能,在“课程化、全员化、全程化”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新模式,全面推进实践课堂教学体系、实践过程管控体系、实践全程信息化体系、实践成绩评价体系、实践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共同体。近两年,尤其注重实施中国精神寻访、爱国主义培养、社会责任担当等社会实践项目。同时,为每项社会实践专题行动配备专业教师,提供资源保障,实现实践全程“有指导、有保障、有成效”。学校社会实践工作曾被《求是》杂志赞誉为社会实践的“北科大模式”,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3.实施“协同攻坚”行动,健全协作体制机制
不同部门、不同队伍之间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是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
(1)搭建多支队伍间沟通协调机制。学校积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了“一组三类多支队伍”的沟通协调机制。“一组”,即发挥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类”,即建立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辅结合”协同机制,成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的有效平台;教务、学工、后勤等不同单位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本科生导师、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离退休教师队伍等不同队伍之间的“定期沟通协商”机制等,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此外,实体化建立学生资助中心、心理中心、学业中心、就业中心、创业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等,“六大中心”协同联动、定期协商研判,多维度、多触角服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2)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学校注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跟踪,并以此反作用于招生和培养环节,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互动互促”机制。每年编写《招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召开全校招生就业工作会议,定期开展专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发展评估等调研,将“招生调剂志愿率、转专业申请率、就业实际签约率”和用人单位评价等作为专业整改及调整的重要评价指标,逐步形成“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就业促招生”的良性循环。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设立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奖”“志愿服务基层奖”和“启航奖励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需要相结合,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3)营造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育人环境。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家校长期联络机制。一是将家校联系工作前移,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邮寄《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并在新生开学时召开新生家长会,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中增设学生与家长互动环节,增强学生感恩意识。二是固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定期联系机制,辅导员每学期联系学生家长不少于1次,并利用假期开展家访活动,协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积极推动与社会和企业协同育人。广泛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成立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宝武集团、鞍钢、首钢、钢铁研究总院等国家大型企业开展全面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广泛开展国企高管上讲台等活动,努力引导社会和行业资源在育人方面发挥效用。
(4)发挥校友协同育人作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依托校友捐赠设立奖助学金的同时,积极搭建精英人才培育平台。一是实施以提升领导力为核心的“励志计划”,选聘校内导师和校友导师“双导师”联合培育精英人才,每届培养20人;二是实施以红色教育为核心的“求实计划”,每届培养20人。截至目前,“励志计划”“求实计划”已共培养优秀学生200余人,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积极打造“一院一品”校友育人平台,结合各学院实际情况,形成了“校友讲坛”“校友面对面”“青年创业家俱乐部”等系列校友育人品牌活动。
4.实施“评价攻坚”行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的评价体系是把正工作导向、确保工作实效的方向标,恰当的激励政策是促进师生改革创新的原动力。
(1)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教师荣誉体系。学校在原有评奖评优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5+1”教师荣誉体系,设立人才工作、科研工作、教育教学、党建思政、管理服务5类专项年度奖,并单独设立了教师职业荣誉奖,每年进行隆重表彰。开展“感动北科”年度人物和两年一届的师德榜样(先锋)评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突出思政专职工作队伍建设,足额配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始终单列思政系列职称评审;单独制定思政工作奖励办法,切实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奖励力度。
(2)重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突出“知识+能力+道德”导向,重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全国高校率先推行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青年成长助力工程”,制定第二课堂学生成长助力工程实施办法,全面打造“红色课堂”“行走课堂”“生态课堂”“分众课堂”育人体系。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七大类,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实践本领、创新思维、文体素养、工作能力等并获得相关成长记录与积分、学分。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将北科大相关制度及做法向全国高校推广,为各高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鉴。
(3)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指标体系。在教育部原有“三全育人”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研究制订了学校版和学院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指标体系及测评细则》,进一步细化建设标准和指标任务,作为检验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的依据和标尺。学校、学院两版测评细则分别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和“负面清单”三部分,按照三级指标设置,每项指标细化到测评点、测评标准和测评方式,便于对标、便于执行。《测评细则》注重自我评价、师生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测评。该《测评细则》不仅成为本校常态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为兄弟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三全育人”行稳致远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引领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改革试点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影响长远的“三全育人”工作体制。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在以下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一是立足长效。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做好工作机制固化优化和常态化建设,努力形成育人效果明显、具有长期效应的工作体系,切实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二是持续改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形势发展和不同时期学生特点不断加强“三全育人”工作创新,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从而更加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形成示范。通过探索和实践,努力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借鉴意义的育人机制和模式,促进高校之间的工作交流和互鉴,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