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高校发展正如逆水行舟,缓进则退。面临新形势,北京科技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秉承 “求实鼎新”校训精神,把数字校园建设作为弘扬校训的重要实践,从每个业务应用建设到生态化基座和平台构建,从数据贯通到一网通办,在传承“求实”品质的同时,更彰显“鼎新”精神,成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教育部日前印发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规范》),对高等学校六个方面提出了全方位要求,对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重要阶段的中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范》本身解决了建设共性的基本要求,而各高校则要结合具体情况落实与实施,突出个性化发展。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以下简称北科大)从建校伊始便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满载着六大名校矿冶学科的炫彩光华,新中国钢铁强国的梦想在这里孕育和成长。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高校发展正如逆水行舟,缓进则退。面临新形势,北科大的信息化建设秉承 “求实鼎新”校训精神,把数字校园建设作为弘扬校训的重要实践,从每个业务应用建设到生态化基座和平台构建,从数据贯通到一网通办,在传承“求实”品质的同时,更彰显“鼎新”精神,成为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北科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德斌,用“应用驱动,生态建设,稳中求进”十二个字概括北科大数字校园建设的特色。即建设可提“智”增效的业务应用,构建生态底座平台,在积极应对和适配互联网新技术的同时,稳步推进有利于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科研协同创新、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的安全可信IT环境、公共业务应用平台、数字化服务和数据化决策支撑的信息化建设,这正是落实《规范》中关于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得益于已有的信息化生态基础和能打硬仗的团队,北科大快速搭建起数字身份、防疫数据、线上服务、网上教学、远程会议、在线办公、掌上离校等各类紧、急、快的防疫应用方舱,在为防疫、抗疫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有效地加快了学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生态应用、业务整合、数据统一的建设步伐。同时疫情期间凸显出的高并发、大流量等需求加速了那些不适应业务应用的重构和更新。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互联网应用无处不在,师生在享受越来越便利的服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就对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师生的满意度不断攀升的同时,各种适配互联网新业态的需求也源源不断涌现。常听到这样的诉求:“为什么没在微信上做?”“为什么淘宝能做?为什么12306可以做?”各种需求不胜枚举,纷繁的新技术、眼花缭乱的黑科技令人应接不暇。很多高校面对需求更新、要求提高、人力不足、资源有限的局面,该怎样选择?建设高校信息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目前北科大师生需求主要集中在:新一代的一网通办、数据全域贯通、服务全面融合,业务集中整合等方面。针对上述需求,杨德斌认为:“建设数字校园的思路是统筹做好强基础、厚生态、轻应用、通数据、保安全的通盘规划,按照急需、刚改先行,管理、技术并行,数据、应用平行的思路开展建设,重视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强调需求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开工前就要认真梳理好诉求背后的需求,研判好实施后的新问题,消化好需求的核心要素,组织好建设的全过程。”
用匠心打磨细节 以“三用”评估成效
作为高校信息化的资深建设者,杨德斌有三点体会。第一,心怀蓝图,心系师生,心定职责。信息化部门要充分担当起“架构师”和“项目经理”的角色和职责,而信息化高地的指挥者要能登高远眺,张开信息触角,谋划好全盘,带领团队把握好时机,破解那些信息壁垒、数据滞碍,服务好师生和学校发展。同时,信息化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适时调整。信息化规划必须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校级规划,而不是信息化部门自身的规划,更不能是各职能部门信息化需求的堆叠,应善于把管理与业务有机结合,避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第二,用工匠精神,做有生命力的应用。杨德斌认为:“信息化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干信息化要有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的勇气;好应用需要潜心打磨好细节,好应用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用户的检验。”
据记者了解,北科大早在2013年就已经率先实现了数字迎新。今天,在一些高校的迎新系统和网站中还能看到北科大迎新系统的影子。为什么数字迎新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这套看似简单,实则强大的系统,遵循了学校一贯倡导的“以师生为本、为新生服务”的理念,从录取到报到,迎新信息化都围绕着服务新生家长、服务职能部处,服务精细化管理,创新搭建“网前移”“早知道”“快办理”“新服务”等业务应用,使原来耗时耗力的迎新工作变得省时、高效,服务部门省心,用户开心。
“网前移”“早知道”就是把线下大部分工作前移到线上,通过数据对涉及迎新的各项工作进行预估和研判,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工作;“快办理”“新服务”即利用好新技术,通过整合、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便捷的报到。
从新技术融合应用到体验细节,学徒式体验真实场景,角色式测试细节,以匠心打造出好用、实用、耐用的新生一体化平台。“这个平台包含了诸多生态化的应用,从网上报到到现场迎新,从拎包入住到快速办理,真正达到了为学生、家长贴心服务的目的,实现了各职能部门、学院和培养单位间的数据协同与业务联动,同时也开启了新同学的北科大数字之旅。”杨德斌说。
这套系统就是早期为新生打造的“一网通办”原型。在各种技术和应用快速迭代的今天,一套使用8年之久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数字化系统,除了用户习惯使然,系统与时俱进地进行优化和完善外,与北科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团队的前瞻设计和用“工匠精神”精心打磨密不可分。
第三,以“三用”标准评估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杨德斌总结,能够得到用户认可的信息化系统实际上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实用,二是好用,三是耐用。如何落实“三用”标准?“其一,走实群众路线,用理论武装业务,这是信息化工作者必备的潜质。其二,调研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既要学习成功经验,也要了解不成功的原因;在同行业、同领域调研的同时,也可以跨部门、跨行业调研,换个角度看需求,换个角色谈建设,换个思路做方案。”
北科大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稳中求进就体现在这里。“项目开工前要进行充分论证和研判,建成后业务间衔接、部门间配合、服务对象的感受体验、建设后期运维保障以及极端状态的应急处置等,都需要事前充分评估,模拟推演上线和使用的效果,同时还要准备好预案。”杨德斌表示。北科大众多的信息系统、业务应用都遵循了这个原则,前面提到的使用长达8年的新生一体化系统仅仅是一个缩影。
简洁即智慧 做减法更需智慧
高质量进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高校信息化的实际需要,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效果。”杨德斌认为,“信息化建设的真实需求不能被牵头方、承建方(供给侧)真正、深刻地理解,很可能会堆积出‘你做的不是我想要的’的业务架构、数据应用和资源服务。这类问题破局的关键是要不断地提升对问题诉求的把脉定位能力,把业务需求转换成技术路线的翻译能力,悟透需求、找到技术与管理的融合点、寻找切入点的能力。”
人才的缺乏,供应链视野的局限性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高校信息化部门普遍存在业务偏科,管理不足的难题。这与信息化队伍多身陷繁多的修补和运维,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有一定关系。”杨德斌说。
杨德斌用网络安全工作举例:网络安全工作在管理、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举措就是紧紧依靠安全员队伍,管理层面,对全部在线和待上线的信息系统进行强安全条件下的安全检测和定期审核,对隐患和问题系统、网站即停即改。队伍层面,建立起基于即时通信的校级实时交流互动的专业人员群,与二级部门非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一起关注的信息实时发布、协同进行网络安全信息和防范要求群,形成了有效的联防、联动队伍体系。“但若要解决根本问题,还要从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激励政策两方面破局。”杨德斌建议,“多角度选人、多渠道用人,同时多视角寻找、拓宽供应链视野或许是解决当前困惑的一个有效途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成为当下部分高校应用系统建设的真实写照。杨德斌说:“以选课系统为例,多数还是沿用了原有的技术架构和选课逻辑,针对短时高并发的解决方案主要还是通过增强服务器的处理性能,提升软件并发能力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换个思路,在选课前把相关的课程资源按年级、专业进行合理发放,采用类似考试志愿录取的思路,增加预选环节,就能够大大降低选课系统的并发压力。”
现在很多的业务系统,还没有跳出原有的架构,如果换个角度考虑业务实现的技术路线,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杨德斌提出:“通过跨行业、跨业务的调研,走出大山,登高远望,了解一下其它行业,比如金融、医疗、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或许能找到一些灵感。”
过度的信息量是原始创新的敌人,过多的系统或应用往往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绊脚石。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做减法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在杨德斌看来,目前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应该跳出本行业的传统建设定式,向政府、金融、医疗等行业的信息化学习和看齐。“这些行业充分发挥新兴的信息科技的优势,在业务应用、整合数据、服务用户等方面都走在了前面,值得学习和借鉴。”杨德斌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户端简洁、实用,后端扁平化设计,迭代和运维灵活。比如一网通办摒弃了传统的线上服务大厅模式,实现了只提交办理事项,就能得到结果的转变,用户无需再参与其中,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获得感,实现了智能服务、精准服务。”
简洁即是智慧。在做减法的同时,需要拿出精力规划和构建生态。信息化部门应该厚植生态土壤,为学校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搭好台,让用户自觉自愿使用、创新应用,就像微信一样,用户不仅是平台的使用者,更是内容的提供者、创造者、生态的维护者。“2018年以前,北科大信息化建设重点在单体应用,2018年后,我们的建设理念向协同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共建生态、共性应用方向转变。其中共建生态包括基础生态、应用生态和数据生态。如果用户逐步使用、创建和维护这些生态,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就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杨德斌说,“作为信息化建设部门,要牢牢把握住身份认证,授权工具、数据交换、组织架构、安全管控等核心点,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API接口,协同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以用促建,以用促维,信息化搭台,部门唱戏,师生演出,这就是构建生态。”
写在最后
从数据标准到管理规范、从数据汇聚到数据服务,北科大数据治理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基本能满足北科大日常的工作需求。然而,目前的数据分析和展示还多停留在围绕业务系统本身,尚未形成多维度、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模型和真实主题。云、大、物、移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中还有很多的场景可以挖掘,目的是让师生省心、省力地享用模式变革带来的益处,感受管理服务效率的提升。“北科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服务于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科研融合创新、管理服务协同、决策科学有据的云中大学。”杨德斌认为,通过信息化生态建设与创新应用,做好信息化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深度融合;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基础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信息生态平台、线上教学平台、网上教育平台、远程实验平台、科研协作平台、管理协同平台、服务联动平台、数据决策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和完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原文链接:中国信息化周报(信息化时代公众号)
(责编:孟婍、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