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HEADLINES

学校举办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124讲之张泽院士报告会

2025-05-27
单位(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月22日,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124讲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教授受邀以“《金相热处理》与材料学的前世今生”为题作专场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教授、学校党委副书记孙景宏教授以及材料学部相关单位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材料学部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廖庆亮主持报告会并介绍主讲嘉宾科研方向及学术成就。

张泽院士作报告

张泽以200年前的金相学和晶体学起源为切入点,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了金相学源于显微观察、盛于X-衍射研究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从物理冶金到晶体学的发展是从“特殊森林”到“关键树木”研究的转变;之后从X-射线衍射到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兴起,则实现了从“找影子”到“看镜子”的研究方法转变;以此为基础,最终实现如今服役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与微结构演变的一体化研究。张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师生展现了金相热处理与材料学的前世今生,让大家能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变革,也让大家深入了解到现代金相学和材料科学前沿进展。张泽院士的精彩报告不仅拓宽了师生的科学视野,同时也展现了学术大师和科研人员的匠心精神。

赠送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纪念碑

报告结束后,张泽院士对现场学生和老师的问题作了详细认真的解答。孙景宏代表学校向张泽院士赠送了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纪念碑。

报告会现场

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朱敏洁,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秋曼、数理学院院长吴渊、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张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芊、未来芯片关键材料与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铮等参加报告会。

主讲人张泽院士是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和晶体结构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现任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任。他长期从事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电子显微结构研究,将原子层次显微结构分析与材料科学中重要问题相结合,系统研究和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创造性研究成果。1984至1985年在晶体研究领域,他首次发现钛镍钒急冷合金中的五次对称准晶体,并在准晶体的结构、相变、缺陷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科学家的称赞,被认为是“国际准晶体领域研究的早期工作者”。他在《Nature》《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总引用1万多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与二等奖、首届“吴健雄物理奖”、首届“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奖”、首届“求是杰出青年奖”等10余项国家及部委级奖励。主要学术成果被写进多本国内外学术专著及教科书中。

(摄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