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jpg](/__local/4/05/42/3E232287A2D5FEF401927DF69F9_066550A7_E82A.jpg?e=.jpg)
重庆市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党员队员面对党旗宣誓
3月2日,夜已深,外面下着细雨,重庆市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张晞还未入睡。
经过一周的休整,明天又要再次上岗了。面对新的战场,张晞辗转反侧,她反复梳理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担心有疏漏的地方。当她再次起身往包里塞了几包成人尿不湿后,才安心睡去。
天气开始热了,进入病房后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连续几个小时不喝水。作为队长,张晞必须强迫大家喝水,所以穿成人尿不湿是必须的。她不放心几个小队员,于是把尿不湿给她们提前备好。
“队员们叫我一声‘张妈’,我就得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张晞说,对于队员们,除了工作上的严要求,她更希望将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回家。
3月5日,因在前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张晞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她所带领的医疗队(重庆重症护理支援队)也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对张晞来说,她在前线无所畏惧、不知疲倦的坚守与付出,离不开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凝聚抗击疫情合力所给予的力量。
![图2.jpg](/__local/B/C1/D1/E31D0101866082797B87461E374_52997EB3_16047.jpg?e=.jpg)
张晞(第一排右2)带领重庆市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这个支部过半党员驰援湖北
2月28日晚,重庆出现一片特殊的夜景。
作为重庆市10名“最美的你——火线上的生命守护者”之一,张晞的光影故事,在重庆50处地标建筑、3000多个大型LED点位上被“点亮”。
今年48岁的张晞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张妈”,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护士长,在重庆市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中担任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
1月28日,张晞带领15名医疗队员奔赴战疫最前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承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护理工作。这是一支成独立建制的护理队,是冲锋到一线的“尖刀排”,15名队员中有14名女性,平均年龄31岁。
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张晞始终冲锋在前。除了工作上带头履职,她还要为队员的生活提供保障;医疗队缺乏行政管理随队,所以她这个领队必须得身兼数职;年轻队员有心理压力,她作为老大姐、老党员,还要为队员们进行心理疏导;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人手时,她还要顶到一线……
在张晞的带领下,重庆市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患者和受援医院的高度认可。
张晞所在的全科医学科党支部,李若青、李宝善等超过半数的党员均作为重庆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一线战斗着。而该支部在“家”的党员同志,也一样参与到抗疫战斗中:支部书记李婷婷及支部两名成员主动承担起医院发热门诊收治工作,唐渝平主任医师是院内疫情专家组成员,科室主任蒋宜由于人员派出压力,主动参与一线值班,她在做好科内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正在积极组织恢复正常医疗工作……
![图3.jpg](/__local/5/62/00/A7969AA709098C92EDB6CD97516_B9B6454C_2E51C.jpg?e=.jpg)
莫如利在战疫一线
全员抗疫的基层党支部
2月29日,正在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抗疫一线战斗的医疗队队员、党员莫如利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了她和孩子视频聊天的截图。截图里,只有10个月的儿子看着妈妈开怀大笑,莫如利在朋友圈里写道:“不知道小家伙还记不记得到我哟……”
莫如利说,她时常想念孩子、家人、家乡,但作为党员和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更要冲锋在前。她在日记里写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作为重庆市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莫如利驰援孝感市已经一个多月了,像绝大多数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普通党员、白衣天使一样,她技术突出、踏实认真,有困难甚至危险的任务,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1月27日,医疗队到达孝感后就召开了临时党支部会议,党员们都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们一定迎难而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随后,作为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骨干、医疗队重症组队员,她们成为最早火线增援、进入孝感市中心医院救治患者的战士。
除了莫如利,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组织委员王舒、宣传委员冉莉丹、支部成员尹长梅和邓金鹏等同志,都是主动请缨出征湖北,王舒还被任命为医院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随着他们的参战,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已有一半的党员在湖北抗疫一线战斗着。
后方也是战场,该党支部另外的党员,也一直在重庆市的抗疫一线战斗着。该支部成员、医院院长马渝作为院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在统筹领导医院总体防控任务的同时也深入支部开展工作,动员支部党员做好战斗准备,叮嘱重症患者收治流程中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环节;支部书记陶杨作为医院防疫专家组成员努力把好发热、危重症患者的筛查、诊断关,指导科室医护人员严格做好防护;支部其他党员轮流排班,在诊治新收重危患者中,他们始终冲在最前面;正在外院进修的党员李正汉也在当地医院支持抗疫工作,在同事驰援湖北后,他主动完成更多工作,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奋战。
![图4_副本.jpg](/__local/4/9C/D7/ABDBD060A72532D57344601590D_82E574ED_2029C.jpg?e=.jpg)
医院领导在院内抗疫一线指导工作
党员模范总是冲锋在前
呼吸内科作为驰援湖北人数最多的科室,不仅全力支持了前线的抗疫工作,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王兴胜还作为重庆市专家组成员、医院专家组组长,全程参与了重庆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庆市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呼吸科党支部委员王洪群还被任命为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抗疫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白伟志从疫情开始就和支部全体党员战斗在守护重庆的抗疫一线,不仅抽派党员骨干驰援湖北,还主动承担了医院隔离病区的日常管理及医疗工作。
院前急救部党支部书记蔡平军一直坚守岗位,24小时随传随到,他全程参与指挥协调了重庆市主城所有确诊患者的转运工作,确保主城确诊患者转运工作的顺畅。该支部的主治医师文永生,作为移动战线上的抗疫“隐形战士”,累计转运重庆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0人,作为10名“最美的你——火线上的生命守护者”之一,他的事迹也被各大媒体所报道。
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肖骏第一时间向医院领导请战,请求参与抗疫一线工作,作为最早一批在发热门诊战疫的支部书记、专家,他认真履职,确诊了本院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由于新冠病毒标本从临床转运到CDC有着严格防护要求,而在支部成员、科主任李维的带领下,这项繁重的任务则全部由检验科党支部党员同志主动承担。自医院开展核酸检测以来,4位检验科的同志坚守在医院,其中有3位是党员,他们24小时不停歇地忙碌于实验室之中,将检验结果尽早提供给临床。
总务基建器械科党支部书记雷建履行了自己“总务总务,总是为大家服务”的承诺,不仅做好了抗疫期间全院物资、生活及环境安全等后勤保障工作,还第一时间按防控要求完成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PCR实验室的改造施工,为抗疫工作的顺利推进作出了贡献。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了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