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学校举办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40周年纪念专刊发布会

2021-05-19
单位(作者):期刊中心

为纪念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40周年,发挥学术期刊在研究成果传播和推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两校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两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我校主办的《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特别推出了《北京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40周年纪念专刊》。5月18日,学校举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40周年纪念专刊》发布会,《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主编、副校长吴爱祥,专刊客座主编、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包燕平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驻华联络处主任刘洁女士,亚琛校友会秘书长杜胜勇先生出席现场会议。此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图书馆212会议室。国内外专刊特邀作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学院负责人、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专刊发布会。会议由《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黄冬华主持。

吴爱祥副校长发言.JPG

吴爱祥致辞

吴爱祥代表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向参加会议的来宾、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于1979年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专刊的出版不仅见证了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40年的合作和发展历程,也为学校主办英文科技期刊带来了众多优质稿源,这样高水平、国际化的专刊将极大地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争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2021年1月,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了北京科技大学“鼎新强刊”跃升计划。吴爱祥强调,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要继续创新办刊思路,拓展国际视野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指导和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稿源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依托编委、专家们策划更多高水平、国际化的专刊,努力实现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班+刘发言.jpg

班晓娟、刘洁发言

国际处副处长班晓娟回顾了我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合作历史、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刘洁回顾了两校合作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她指出,专刊的出版不仅体现了两校的研究进展,见证了两校的高水平科学成果,也加强了两校的联系和互动。双方对两校在新的合作协议下,开展全方位、形式更广、专业领域更宽、更多样化的合作表示期待。

包燕平教授发言.JPG

包燕平发言

包燕平介绍了专刊的历史起源、组织过程和专刊文章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专刊共有学术论文14篇,包括12篇原始研究论文、2篇综述类论文,其中7篇以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另7篇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及国外合作单位完成,这些论文讲述了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单位近期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两所大学所涉及的前沿研究课题。

专刊特邀作者芬兰阿尔托大学连军贺副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郭晓菲博士、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金龙哲教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罗海文教授、机械工程学院王文瑞教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顾超老师等分别介绍了自己在专刊中发表的文章情况,同时分享了自己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交流、学习或开展科研合作的经历。

蒋伟介绍期刊情况.JPG

蒋伟作汇报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副主编、期刊中心副主任蒋伟向与会专家汇报了《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的建设情况,介绍了期刊发展现状及近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建设目标和“鼎新强刊”跃升计划的开展情况。

赠刊仪式.jpg

吴爱祥、包燕平向到会代表赠送专刊

赠刊仪式上,主编、副校长吴爱祥和专刊客座主编包燕平教授向专刊特邀作者、相关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赠送了专刊。

线上对话.JPG

专家研讨

会上,与会专家代表还围绕如何做大做强科技期刊、如何吸引优秀稿源尤其是国际稿源、如何加快出版周期、如何利用新媒体扩大宣传以提高期刊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季淑娟做会议总结.JPG

季淑娟总结发言

最后,期刊中心主任季淑娟作会议总结。

合影.JPG

与会人员合影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既回顾和见证了北京科技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40周年的历程,为两校下一步合作写下了良好的开篇,也为《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未来工作重点,为实现学校主办期刊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摄影:期刊中心)

(责编:付云笛、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