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面向多业务场景的空间光电混合组网与网络调优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晗教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设计师汪春霆研究员、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徐明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杨兵强教授、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俊杰教授级高工、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温向明教授、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世超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孙晨华教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韶辉教授级高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设计师周傲松研究员等10位咨询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会议。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董涛,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综合科研处处长汪欢,学校副校长黄武南、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大鹏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大鹏主持。

金世超讲话
金世超向各位专家对项目组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全方位支持项目开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突出成果。

黄武南讲话
黄武南表示,项目成功获批,凝聚着各方的厚爱和支持,学校将着力构建“潜心钻研、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引导项目团队秉持“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战略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为提升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张海君从研究背景与关键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实施方案与考核指标、进度安排与组织保障、风险应对与经费预算等方面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

专家组点评
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质询,充分肯定了实施方案,从标志性成果凝练、技术集成及落地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论证。

与会人员合影
“面向多业务场景的空间光电混合组网与网络调优技术研究”项目于2024年12月正式立项,由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旨在面向多业务场景的巨型星座卫星网络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光电组网与控制、光电混合交换、网络态势感知与流量调优等关键技术和半实物验证系统开发,有力支撑我国空间光电网络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
(摄影: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