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发布了“2024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表彰决定”,共15人被授予第二十七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我校工程技术研究院路新教授、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海君教授成功入选。

路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现任先进粉末冶金钛材料研究所所长,《粉末冶金技术》期刊副主编等。主要从事钛粉末冶金的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产学研项目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及欧美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13项实现产业化转让。依托学校平台及科研成果,以核心专利转化设立“中科宏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首席科学家,企业于2023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她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二等奖等6项;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中国冶金行业“最美钢花”等荣誉或奖项。

张海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IEEE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IEEE绿色通信与计算技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智能信息网络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的多个项目。在IEEE权威期刊发表1区、2区论文100余篇,在剑桥大学和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4部,谷歌引用1.6万余次;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IEEE期刊/会议最佳论文奖8次,曾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获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杰出青年研究员、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或奖项。
北京青年科技奖是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设立的,奖项涉及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领域。设奖至今共奖励了387位青年科技才俊,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领军人物,其中有22人获奖后当选为两院院士。该奖项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已成为首都青年科技人才表彰奖励的品牌项目。
(供图:科学技术研究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