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昌平创新园区举办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2025-04-09
单位(作者):昌平创新园区管委会

一张纸能承载多少秘密?三个时空能碰撞多少可能?昌平创新园区将心理学玩出新高度!以“过去、现在、未来”为轴,用玩具架上的小人偶和迷你物件,带学子开启一场“自我探索的时光之旅”。没有问卷、不说教,用指尖触碰记忆,用故事疗愈心灵——原来心理课还能这么“治愈系”!

园区自3月启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以来围绕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导生关系、学业问题四个方面已累计组织活动10余场,驻园培养单位里已有冶金学院、材料学院、化生学院、材料全重、冶金全重、新材院、科技史、工研院、国科中心、前沿院等10家单位的学生党班团参与,覆盖学生100余人次。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新颖,充满趣味性与启发性。在 “一张纸 + 一堆玩具 = 一场心灵‘剧本杀’” 环节,学生们先领取一张 A4 纸,亲手折叠出 “过去”“现在”“未来” 三个空间,搭建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随后在摆满数百件微缩模型、卡通人偶的玩具架上进行限时搜寻,分别在 “过去区” 挑选代表童年记忆的物件,如积木、小火车;在 “现在区” 找到映射当下状态的符号,像沙漏、指南针;在 “未来区” 抓取象征理想愿景的图腾,例如翅膀、灯塔 。

“玩具不说话,但故事震耳欲聋”,在分享环节,玩具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选择玩具背后的故事。“我选了破损的机器人,它像极了高考复读时‘死机’的自己”“这颗玻璃珠,是爷爷去世前送我的最后礼物”,一个个故事饱含着情感。在探讨当下时,材料学院一位同学举起沙漏感慨 “科研像流沙,越想抓紧越焦虑”,同组伙伴立刻递上 “盾牌模型”,建议 “试试把压力变成防御武器”。对于未来,大家也畅所欲言,有人将 “翅膀” 粘在 “未来区”,表示 “想飞去国际顶刊发论文”,另一人贴上 “茶杯”,希望 “十年后还能和导师喝茶谈心”。

心理老师还通过 “玩具背后的‘潜意识解码’”,借助物件组合带同学们透视行为模式。比如,偏爱暖色系物品的人大多情感丰沛,冷色系选择者常以理性主导;倾向残缺物品可能隐藏 “未完成情结”;“未来区” 贴满物品者或许对未来焦虑,空白过多者则需警惕目标感缺失。

本次活动加强园区研究生党、班、团建设,促进形成优良的学生团体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生风貌,同时缓解学生的科研和生活压力。昌平创新园区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不断探索研究生成长成才的育人路径。通过构建多层次、互动式心理支持平台,打造“一站式”心理空间,系统性化解学生成长焦虑,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与抗压韧性,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融合互促,为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筑牢心理根基。

(摄影:昌平创新园区)

(责编:付云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