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考古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学校”在泰国曼度正式开幕。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泰国艺术大学考古学院、泰国文化部艺术局(Department of Fine Arts, 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ailand)、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缅甸曼德勒大学(University of Mandalay)、菲律宾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菲律宾国立大学Diliman校区)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开幕仪式上,泰国艺术大学考古学院院长Chawalit Khaokhiew对参与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充分支持冶金考古暑期学校以隔年交换举办地点的模式推进,以促进东亚及东南亚冶金考古研究的交流互动。会议还介绍了2020年第十届世界冶金史大会(BUMA)的准备情况,这将是该会议首次在东南亚国家举办。开幕式后,参加活动的师生集体合影留念。
泰国艺术大学考古学院助理教授Pira Venunan介绍了本次暑期学校日程和参会人员。日程主要包括为期三天的室内讲座与三天的室外实验考古两个方面。室内讲座包括冶金考古基础知识、中国冶金考古现状、东南亚冶金考古现状、古代矿冶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等内容。实验考古主要涉及冶铁与青铜铸造两种古代技术。
随后正式讲座开始。Pira由金属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古代金属材料的不断发现为引,介绍了操作链视角下的冶金考古内涵。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陈坤龙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助理教授Brett Kaufman、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Oliver Pryce博士,相继针对“冶金遗存中的提取信息:冶金考古中的分析技术”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是北京科技大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引进来”教育合作的充分体现。该项目旨在扩大中泰人文交流,加强考古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双边合作开展教育科研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