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将在管庄校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跨校区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研究院对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一些相应地调整,旨在探索跨校区的学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院多边交流、畅通合作渠道的构建。首先推进的举措是尝试在管庄校区举办科技史学术论坛。
10月9日17:00,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于管庄校区教学楼204首次举办了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的第208讲——“阐释矿业景观”。本次讲座邀请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古典、古史与考古学系高级讲师Roger H. White前来主讲,我院Juan M. Cano Sanchiz副教授担任主持,共四十余名院内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Dr Roger White教授向在场听众抛出“工业考古学家是如何从时间、技术和空间层面理解工业景观的”这一问题。随后,Roger教授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和文字讲解,从人类远古遗迹谈起,对采矿活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矿业景观的范围界定及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接着从人类对待工业遗产的方式与行为的角度回答了讲座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对于工业遗产在未来应当如何进行再利用以造福社会的命题,Roger教授表达了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的观点。讲座最后,Roger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亲切互动,对学生们的提问积极回应并耐心解答,本次讲座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这场讲座从多个层面阐释了矿业景观,深入探讨了工业遗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增进了学生对矿业景观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矿业景观的探索兴趣,也拓展了相关研究人员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考。
在管庄校区进行的这一首次分校区讲座是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启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力探索,是研究院在学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首次尝试,对于全面梳理科研育人工作体系、积极挖掘科研育人内涵、不断健全科研育人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该院“科学技术史”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院将继续探索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路线和新方法,同时研究院也希望进一步促成与其他相关学院的友好合作,共同形成本校区与分校区、学院内与学院外有机统一、共同全面培养学生的联动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