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产业重大需求,充分释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学与社会效益,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以下简称 “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布局,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所服务的行业与领域,有序筹划并组建领域用户委员会。4月16日,“油气管道与装备” 领域用户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来自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孚杰高端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国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日本JFE钢铁公司、伊藤忠丸红钢铁株式会社的十二位委员参加会议。学校副校长张卫冬出席会议,国家科学中心主任庞晓露、副主任金莹、梁治国及中心相关团队教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多相流腐蚀实验站负责人文磊研究员主持。

张卫冬对各位委员及其所在企业、院所长期以来对国家科学中心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希望各位专家依托用户委员会平台持续为大科学装置赋能,助力其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研发,促进企业需求与学校、国家科学中心研究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庞晓露详细介绍了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 以及国家科学中心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中心近年来在服务用户、探索开放共享运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着重阐述了成立用户委员会的背景与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委员会未来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殷切期望。

随后,梁治国宣读了领域用户委员会章程,并对《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设施用户(领域)分委员会工作办法》(以下简称 “工作办法”)进行了解读。该工作办法为委员会的规范化、高效化运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框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实现委员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据工作办法,首届 “油气管道与装备” 领域用户委员会经过推荐与表决,顺利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领域委员会秘书处成员。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集团专家白真权任主任委员,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专家王富祥、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管结构室主任贾鲁生、中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总工程师吴春生担任副主任委员。张卫冬为全体委员颁发聘书,标志着 “油气管道与装备” 领域用户委员会正式组建完成。

随后,白真权主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各位委员依次介绍本单位情况,并结合过往与油气管道与装备科研团队的合作成果,充分肯定了大科学装置在关键产品研发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针对未来借助大科学装置深化合作研究,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白真权提出,当前我国油气田开发面临着复杂介质、复杂环境等严苛工程需求与重大问题,亟待攻克。在此背景下,更要审视油气管道与装备平台的应用范围是否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应充分利用委员会平台,加强用户和各单位间的合作,创造更高价值,助力油气行业实现新突破。他强调,国家科学中心汇聚多学科科研优势,在多因素耦合条件下材料/装备服役性能评价方面独具特色,与用户单位已建立良好合作基础,未来有望为全产业链提供更强大的科研支撑。基于此,白真权对各委员间的合作机制、产学研转化等提出构想与规划,并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参与高质量标准制定,为国家战略领域和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油气管道与装备科研团队客座教授洪涛结合其在行业内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多相流环境试验装置作出了高度评价。科研团队计划依托这一先进装置,开展了一系列围绕油气管道与装备材料研发、性能优化以及失效机理研究的科学研究。下一步将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切实提升我国油气输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贡献力量。
庞晓露表示,国家科学中心将主动加强与用户单位的技术交流,拓展用户场景,全方位、多层次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期待各位委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重大设施效能提升,确保其精准高效服务于各行业发展,助力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
张卫冬在总结发言中明确表示,学校和国家科学中心将全力支持委员会工作,积极推动面向用户行业重大需求的校企深度合作。他要求国家科学中心油气管道与装备科研团队与各位委员及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接,切实落实用户委员提出的建议,以实际行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前,梁治国和文磊陪同各位委员参观了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各实验站。通过实地考察,委员们对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 “油气管道与装备” 领域用户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科学中心在服务行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我国油气管道与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摄影:国家科学中心)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