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新闻网10月25日电(通讯员 杨乾振)10月23日,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科技楼1001举办 “破局・攻坚:迈向独立研究者的关键一步” 研究生导学关系沙龙。活动聚焦高年级研究生科研进阶痛点,助力学生实现从 “被动学习者” 到 “独立研究者” 的蜕变,深化 “导学思政” 育人内涵。

“我的研究‘坎’与‘灯’” 破冰环节中,学生以匿名便签形式将研究方向迷茫、论文写作压力等问题贴至 “问题墙”,主持人分类梳理后,让后续讨论精准聚焦,营造了 “师生同心破局” 的良好氛围。
深度对谈环节,师生围绕开题与中期核心命题展开交流。环境系马鸿志老师针对 “开题题目选择”“创新焦虑” 等问题支招,强调学生需打破被动接受指导的模式,主动与导师沟通,完成从 “执行者” 到 “追求者” 的身份转变。他强调,研究不必苛求 “绝对创新”,秉持 “先完成再完美” 的态度,持续追踪前沿文献,既能校准方向又能锤炼科研思维。
热能系褚福强老师结合论文发表实战经验,解答了 “写作顺序”“软件选用” 等实操疑问。他建议投稿遵循 “从易到难” 原则,写作先搭框架再填数据,可大幅提升效率;并推荐 EndNote 用于文献管理,Matlab、Fluent 适配不同专业数据处理与模拟分析,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指引。
互动交流与自由提问环节,学生围绕就业压力、科研心态、读博与就业抉择等问题踊跃发言。学生代表宋源蕊分享经验,她通过参与组会交流、运用实验模拟与 LCA 方法丰富研究维度,在导师严格指导下成功发表多篇论文,为在场同学提供了借鉴。
活动尾声,马鸿志老师以 “紧跟导师步伐,以高远志向与精益求精为准则” 叮嘱学子,褚福强老师用 “相信一切美好都会发生” 鼓励大家坚守热爱、直面挑战。
本次沙龙作为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导学思政” 的探索实践,通过 “匿名吐槽 + 精准回应” 的形式,搭建了师生高效沟通桥梁,让导师精准掌握学生需求,为优化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实现了导师育人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摄影: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责编:姜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