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看世界风云变幻,立青年责任——赵可金教授作客“星期四人文讲座”

2011-05-29
单位(作者):文法学院郭文娟
  
    2011年5月19日晚7点,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星期四人文讲座”第二十四期第八讲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副教授赵可金老师。赵老师就时事热点,为同学们做了题为“解析中东巨变,重建世界秩序”的精彩讲座。

    赵可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美国国会东西方中心“未来领导者”项目会员。主要从事美国政治与中美关系、外交学与公共外交研究。

    讲座伊始,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赵老师将其总结为“剧烈转型期”。并且探寻这一转型的起源,赵老师将起点定在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由此,第一模块——“金融危机与当前国际形势的联系”的讲述开启了本次讲座。赵老师把第一模块又细分为金融危机的三波冲击。2008年的金融危机呈现出波浪起伏的态势,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分阶段、分场合、分对象显现出来的。第一波冲击是2007年至2008年,以英国北岩银行的危机、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为标志,众多大型金融机构倒闭,金融的流动性降低。这一阶段中,虽然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冲击,但经济整体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波冲击产生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遭受危机,表现在出口急剧下降、工厂关闭、工人失业。第三波冲击将对象扩大至广大发展中国家,危机在中东、阿拉伯世界爆发。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政治结构原始,加上国家领导人长期执政,矛盾积累,引发了危机。因此,赵老师将中东剧变的根源归结于金融危机。

    讲座随着赵老师对金融危机三波冲击的分析进入了第二模块的讲述——金融危机对世界秩序的影响。首先,金融危机使西方主导世界的格局被打破,单靠一个国家解决危机已不可能,G20的成立就体现了这一点。其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的领导力下降。此外,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领导力下降,本土的力量上升,草根的力量壮大,在社会“碎片化”的形式下,对社会的组织者提出了挑战。

    整场讲座持续将近两个小时,掌声不断,赵老师对于当今形势的透彻分析与深刻认识,预测到:“利比亚将会出现卡扎菲政权与班加西政权的东西分治的态势,而阿拉伯世界将会分裂为三部分:伊朗化国家、土耳其化国家和非洲化国家。”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赵老师与同学们就世界与中国形势进行了交流探讨并且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赵老师指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在风云变幻中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保持青年人应有的创新、革命和自由的精神,既要有活力,又要有意志。

    本次星期四人文讲座启迪我们关注时代变化,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与活力。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