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文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文法楼305教室顺利举行。我校教学督导管志安、熊楚强、刘静珠,院领导陆俊、王竹青、史立伟,学生代表张洋等出席。比赛由文法学院副院长、分工会主席黄家亮主持。
陆俊院长首先做动员讲话。他从本科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文法学院的教学现状。他表示文法学院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还亟待提高,各位青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加优秀的、卓越的课堂教学,希望本次比赛能够进一步提升文法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学艺、杨志云、唐德龙、邢朝国、王霁霞5位选手依次登台。首先进行教学展示的教师是公管系的张学艺老师。张老师教学内容为“关于公平的基本理论”。他首先通过视频引出作为行政管理的第三个重要社会价值的“公平”命题。接着,张老师又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社会公平现状,指出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过于强调效率,忽视公平,因为社会公平的缺失,社会公众的幸福感指数并不高。最后,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政治学中“公平”的概念和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公平”的解释,使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公平”的内涵。
来自公管系的杨志云老师讲解的内容是“我国大部制改革”。他首先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背景,指出面对当前政府机关政出多门,权责交叉的现状,我国政府应该做的就是重新进行权责配置,而大部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紧接着,杨老师又提到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支撑和现实问题,并主张通过整合机制类型学的角度从等级化和正式化两方面对组织结构的设置进行梳理和评价。最后,杨老师介绍了他在广东省调研的结果,通过地方政府改革实例让各位同学更直观地了解到大部制改革应有的目标价值取向。
来自公管系的唐德龙老师围绕“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这一题目进行了讲解。他向大家介绍了项目设计专业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将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的成功案例向大家讲解,深入浅出、印象深刻。
来自社会学系的邢朝国老师讲解的是“现代社会学理论”中的“符号消费”现象及背后的社会学理论知识。邢老师首先以第一夫人彭丽媛的着装对服装业的影响以及明星代言现象引出了“符号消费”的主题;紧接着他又以大家熟知的国际著名品牌广告为例向大家说明了“符号消费”的意义和“符号价值”。最后他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
来自法律系的王霁霞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 “法学学科基本特点” 的教学展示。王老师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5个具体法律纠纷案例向大家讲解法学学科的5个基本特点,即:法学学科是职业知识体系;是西方古老的社会科学;是具有规范性的社会科学;是以证据意识为核心围绕合法性与非法性进行对比的社会科学;是关于国家治理的社会科学。
在比赛过程中,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都十分认真地聆听各位参赛老师讲课,不少同学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课堂互动,课堂上不时爆发出对参赛老师的阵阵掌声。张学艺老师的亲切、杨志云老师的理性、唐德龙老师的幽默、邢朝国老师的激情、王霁霞老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风格,都给各位现场评委老师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评委会主席管志安老师从选手们的仪表仪态、教学内容、课堂互动等各个方面对各位选手的表现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和点评,其他各位评委老师也都向选手们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比赛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