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郭星华教授近日做客星期四人文讲座,为师生带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的精彩报告,在阐述传统文化在现代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过程中,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当前中国司法改革相关举措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引导大家更好地知法、懂法、学法、用法。
郭星华联系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西方法律精神以及中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就中国现代法治建设中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从“亲亲相隐”的法制改革——亲人之间的罪行是否该揭发入手,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法制与现代法制,提出这是中国司法改革中对于刑事犯罪处理的一种回归传统的做法。它摒弃了以往法律原则一贯学习西方司法体系的做法,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潮流,从法律文化上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是对于人性的认可,是中国司法改革上的一大里程碑。
随后,郭星华又就曾引起社会公众广泛争议的司法改革热点问题——“新《婚姻法》中关于‘不动产归属’的新规定是否公平”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讨论。郭星华轻松而活泼的语言风格,很快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郭星华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和情景分析表达了自己对《婚姻法》新规定的想法,比较了中西方家庭对于婚前财产不同的处理方式,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使现场的同学对于新《婚姻法》的公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郭星华进一步梳理了中西方文化在中国近现代法治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他认为法治建设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一味地学习西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郭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浓厚的爱国情怀。
郭星华还耐心细致的回答了同学们的现场提问。文法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史立伟以及社会学系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郭星华,湖南湘潭人,1957年出生,法学博士,著名的法律社会学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