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寒假实践探发展 八字真经融心间——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2015-03-24
单位(作者):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实践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家国情怀、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有益途径。2015年寒假期间,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团委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了以“新常态,新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农村经济改革调查行动、“职业发展我先行”就业实习行动、中国经济新常态微记录行动、“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招生宣讲行动、“温暖衣冬”公益捐赠行动等5个子项目,引导同学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的深刻内涵。

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共收到412份本科生实践报告、276份研究生实践报告。经过全体团支部书记和部分辅导员参与的初评与复评,共有16位同学获得实践评比三等奖、13位同学进入特等奖与一二等奖的答辩。3月22日晚,学院团委在经管楼12层咖啡厅举办现场答辩会。同学们结合实践调研中的照片、数据、案例等,对实践经过、发现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全面阐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少洋同学以“蜕变中的农村以及农村致富发展的畅想”为题,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外出务工、包地、开小工厂”三条农村致富的新道路,并结合经济学专业知识构想了农村的致富蓝图,凸显出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把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张少洋同学以行动诠释了“勤学”的内涵。

获得寒假社会实践特等奖的本科14级杨国庆同学受到清华大学学生李强所撰写的《乡村八记》启发,走访了自家所在乡村并撰写《乡村四记》,他指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人在改革的基础上,不忘本,重视教育,勤奋劳作,道德传家,这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杨国庆同学的报告提醒同学们不论经济如何发展,“崇德修身”才是做人做事的基础。

本科13级杨美华同学以家乡“杨庄村”为例,对农村发展背后的问题进行了探究。通过走与访两种方式,得到了详实的农民收入数据,总结出农村贫富差距大与农民种田收入少两大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调查与思考得出教育落后这一根本性问题,可谓“勤于思考、善于明辨”。本科13级穆林同学以“好大一个家”为题,描述了在老家过年所了解到的家庭各个成员工作、生活状态,实践报告细致入微,透露出浓浓的乡情。答辩中穆林同学以“吾将上下而求索”为结束语,抒发了自己与家乡一起奋斗、共同前进的情怀,可谓“踏实做事、笃实奋斗”。

答辩会最终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参加评审的辅导员们对每一位同学的答辩都进行了详细点评,从“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3个方面指导同学们开展实践成果展示,并引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鼓励同学们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勇敢的担当意识,坚持将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为家庭、乡亲和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之中,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内化为价值遵循。

(摄影:经管学院)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