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理学之美第538讲在化生楼212召开,本次论坛应王康教授邀请,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深圳大学苏陈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汪圣尧副教授3位嘉宾出席。
催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深入理解催化过程是理性设计催化体系的基础。3位教授分别以“Integrative Catalytic Pairs–the Smallest Catalytic Units to Drive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多相催化氘化策略与机制研究”和“光催化材料结构精确设计及其CO2还原研究”为题,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原位表征技术(如原位红外、原位拉曼、原位同步辐射等技术)理解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水氧化、氢析出等反应的内在机制(如反应中,质子/电子转移和反应中间体的吸脱附等过程),深入理解影响催化反应的微观结构因素,从而实现理性设计高效光/电催化材料。讲座后,刘彬等,3位教授还认真详细地回答了在座师生们提出的关于催化机理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并共同探讨光、电催化方面基础研究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会师生受益良多

刘彬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电)催化和原位/operando表征。2018年被美国化学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评为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2019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交叉领域“高被引学者”,2020-2024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化学领域“高被引学者”。
苏陈良现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排序第一)、Nano Res.青年科学家奖(2022)等。主要从事多相催化氘化策略与机制研究。担任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会副主任、光催化专委会副秘书长、可再生能源光催化专委会委员等。
汪圣尧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光催化方面的研究。获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2年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农业化学新秀奖”,2021年获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
(摄影: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