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化生学院第五届青年科学论坛开幕式暨大会报告在时代凌宇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化生学院青年教师团工委承办,面向学院全体青年教师,旨在促进学院青年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谋科研发展之道。学院院长李正平,党委书记曾芳,副院长曹艳秋、王东瑞、孙长艳,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苏靖、耿悦杰以及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张飞龙、材料学院教师陶璐出席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由学院青年教师团工委书记厉文辉主持。活动伊始,李正平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高度赞扬了学院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青年教师在科研创新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他深刻指出,面对国家重大科研挑战,需要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持续探索。
随后,四位特邀嘉宾依次登台,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李燕教授围绕“适配多元疾病治疗的靶向药物输递系统”的研究,展示了纳米技术和生物识别机制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紧接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张飞龙研究员带来了“仿生智能粘附与驱动材料”的报告。他通过模拟生物体系的粘附与驱动机制,成功开发出新型智能驱动材料,为智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来自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陶璐老师,则聚焦于“原子结构精确的亚纳米催化剂构筑与电催化性能研究”。她通过优化催化性能和微观结构,实现了氢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高效催化,并大幅降低了贵金属用量,展现了该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广阔前景。
最后,化生学院的王康教授以“功能性共价有机框架”为主题,提出了绿色合成超薄COFs的普适性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这一创新性的材料设计思路,为新能源和催化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四位报告人的精彩演讲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不仅拓宽了科研视野,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开幕式后,学院还将举办三场分论坛,邀请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分享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届青年科学论坛的举办,不仅加强了学院青年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未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为推动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化生学院)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