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清华大学帅志刚教授做客我校“理学之美”名师讲坛第25讲

2016-10-23
单位(作者):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640.jpg

640 (2).jpg

9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帅志刚教授做客我校“理学之美”名师讲坛第25讲,在7斋镭目报告厅为师生作了题为《有机半导体中电荷局域化与核隧穿效应的理论研究》的精彩报告。化生学院副院长温永强,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艳秋、化学系主任陈飞武等学院多位教师以及10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温永强主持。

640 (3).jpg

帅志刚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从Introduction, Quantum nuclear tunneling in hopping process, Isotope effect and charge delocalization effect, Conclusion 四个方面作报告,阐述了聚合物PEDOT中掺杂浓度对热电转换过程以及载流子输运的影响,在局域电荷量子核隧穿模型的基础上,解释了电荷局域化与核隧穿之间的竞争关系。结论表明,量子性质对载流子输运有很强的影响,使"optically local, electrically extended" 得到自然解释,也被用以澄清在聚合物中的导电机制;对于大多数有机半导体,局域化电荷的量子核隧穿效应仍然是主导电荷传输的机制,电荷离域效应依赖于体系:有些材料不重要,有些材料需要考虑。  

(注:Conclusion 部分原文如下:

(1)Quantum nature of intramolecular vibrational modes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carrier transport; 

(2)The paradoxical observation that "optically local, electrically extended" is naturally explain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3)It has been also adopted to clarify the conducting mechanism in polymers; 

(4)Isotope effect is proposed to clarify the controversy of transport mechanism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5)For most organic semiconductors, charge delocalization effect is much less important than nuclear quantum effect.)

640 (4).jpg

报告会上帅志刚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讨论,详尽细致地回答了与会师生所提出的问题,其深厚的理学功底和研究成果给与会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受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

帅志刚:

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

1986年获得暨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89年获得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0年3月至2001年12月,在比利时蒙斯-艾诺大学新材料化学实验室做博士后、责任研究员(终身职位)

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8年5月至今,被聘为清华大学的“百人计划”,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4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8年7月,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2009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eae)外籍院士

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

2013年3月,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6月8-13日,任第15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主席

此外,帅志刚教授还是《化学学报》副主编(2012-2017),《大学化学》副主编(2014-2018),“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WCMS)”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Theoretical Chemistry Accounts”,“Nanoscale”,“Chemistry Asian Journal”,“J Mater Chem C”,《中国科学:化学》、《化学进展》、《物理化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共发表论文310余篇,被引用11000余次,h因子59。

640_副本.jpg


(责编:华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