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新闻网9月12日电(通讯员 朱锐)以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用青春激活文化未来。8月26日至9月4日,由机械工程学院“机源四方”实践团策划、中国版权链版权创意服务平台承办的“IMC”科技非遗艺术展,在北京市朝阳区东进国际中心文化长廊举办,为观众呈现一场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盛宴。

“IMC”即IntelligenceMachineryCulture,寓意智慧机械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筹备期间,实践团从非遗调研、展品制作、空间设计与落地执行等方面参与完成策展工作。成员们运用机械控制、实时交互、三维建模等技术,设计展陈布局与互动模块,打造出兼具非遗底蕴与科技体验的艺术空间,探索机械工程专业知识、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新路径。

8月26日,展览开幕剪彩仪式举行,学院团委副书记周扬、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代表等9位嘉宾共同揭幕。

当日下午,京派剪纸大师张晓林现场教学,百余位观众在团队成员协助下完成剪纸作品,近距离感受非遗手工艺魅力。展览首日便吸引上百名观众,沉浸式体验科技赋能下的非遗创新成果。

展览期间,团队成员承担展品维护与现场导览工作,并根据观众实时反馈优化互动环节。AR、AI、机械装置等元素与传统剪纸、纹样、手工技艺的结合,吸引众多年轻观众驻足体验。观众表示,这种跨界展示让非遗更贴近现代审美与生活方式,不再遥不可及。

此次展览既是北科大学子的一次专业实践,更是文化传承的创新探索。工科青年以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搭建起非遗与科技对话的桥梁,彰显“以技术守护记忆、以创意衔接古今”的责任担当,为非遗保护与现代传播提供有益经验,也展现了高校学生在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作为。
(摄影: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