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57讲圆满落幕

2012-11-04
单位(作者):材料学院唐旺

 

 

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下午3时,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57讲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名师讲坛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钢铁研究总院协办。讲坛邀请到在中国和世界能源与能源材料领域建树卓著、享誉中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固态离子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立泉院士做题为《“材料基因计划”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谢建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曲选辉、副院长杜振民出席讲坛。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乔利杰主持讲坛。 

陈院士在报告中首先讲述了“材料基因计划”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由来和内容。在全球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再工业化”不是简单的“低端制造返回美国”,而是要发展由高新技术支撑的先进制造业,这必然离不开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由此,2011年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材料基因计划”,希望通过材料科学技术的带动,能使美国继续保持其在核心科技领域的优势,提升其先进制造业升级,从而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而早在2002年,中南大学的谢佑卿教授就提出了材料基因的概念,这比美国整整早了9年。2011年12月22日,以“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为主题的S14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陈院士也就此次会议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

 

 陈院士以高温合金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例介绍了“材料基因计划“的内涵,“材料基因组工程”与“人类基因组工程”类似,通过高通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已知的可靠实验数据,用理论模拟去尝试尽可能多的真实或未知材料,建立其化学组分、晶体和各种物性的数据库,并利用信息学、统计学方法,通过数据挖掘探寻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式,为材料设计师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基因组工程拓宽了材料筛选范围,通过集中筛选目标,减少筛选尝试次数,预知材料各项性能,缩短性质优化和测试周期,预先规划回收处理方案,从而加速材料研究的创新。材料基因组工程更接近实际应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它包括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化合物及其物性与产品开发应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陈院士也介绍了我国在此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报告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陈院士精湛的学术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同学们踊跃提问、交流,陈院士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最后,由谢建新副校长向陈立泉院士赠送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纪念品以表示感谢。

陈立泉院士的报告吸引、感染了在场师生,他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北科大师生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信他们定将奋发有为,增长才干,投身到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和祖国的经济建设中。

陈立泉院士简介:

陈立泉,无机功能材料专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76~1978年赴西德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合作研究固体锂电池电解质;1978年回国后继续从事固体离子学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1986年开始,主持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1985年、1990年和1992年曾分别在法国科研中心波尔多固体化学研究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任客座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建成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国产化、电极片加工和电池设计等关键问题;以国产设备和原材料为主,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研制出一系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温超导材料;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先公布了成份为我国高温超导材料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大贡献。陈院士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发表论文2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摄影:宣传部 邢华超)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