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创新思路、探索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建设

2015-01-23
单位(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校发展目标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材料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一直在国内学科评估及国际排名中保持前列。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学校领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年的积累沉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在多措并举、加强交流、全方位的推进学院的国际化进程。

请进来,多渠道打造引智平台

学院积极搭建引智平台,定期邀请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国际级学术大师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交流。

2014年,学院教师共承办了6次国际会议。其中,在学校“鼎新北科”项目的支持下,11月份成功举办了“北京2014塑性成形国际论坛”,邀请了来自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俄罗斯、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北科大在国际的影响力。

通过中国材料名师讲坛以及“鼎新北科”两大平台,学院在2014年分别邀请了来自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John TS Irive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Viola I Briss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岩田修一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冯元平教授、葡萄牙能源与地理国家实验室Filipe Neves博士、西班牙Victorino Franco教授等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功能性纳器件基础与应用引智基地”项目的支持下,学院先后邀请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王旭东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x Migliorato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Sang-Woo Kim教授与德国Wiley出版集团中国区主任兼Small杂志主编José Oliveira博士等6位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来校学术交流与讲学。6位学术大师每人在校工作时间均超过1周,并与师生深入讨论具体研究工作。共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6场,受益师生1200余人次。学术大师不但为师生展示了纳米材料领域的学术前沿,还分享了自己作科研与论文发表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另外,邀请的学术大师还为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短期课程2门,授课30个学时,真正做到了学术大师进课堂。

另外,2014年夏季小学期学院还邀请到Martyn Alan McLachlan、孙力等海外高水平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学科前沿;为提升学生跨文化环境交流能力,邀请了台湾中山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Yeong-Maw Hwang教授为本科生做报告,受到了同学的好评。

走出去,全方位拓宽国际平台

通过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学校的合作项目,材料学院每年输送30名左右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从2011年起,与日本北海道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暑期交流访问。在巩固现有合作基础上,学院积极拓展新的海外高校院际交流平台,如正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在学生交流方面全力进行沟通,力争开拓更多的“3+1”、“2+2”,以及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项目,逐步提高交流的层次和数量。

学院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到国际知名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访学交流,紧跟国际前沿,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带回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以及育人理念。2014年有2名全额资助和1名1:1资助的青年教师赴美国高校进行访学,45名教师参加国际研讨会。52人次申报了2015年的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外出交流访问计划。

抓实效,国际化培养保质保量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进行与国际先进高教体系接轨工作的尝试。通过6年的时间,国际班一期建设已完成,形成了全英文教学计划,授课教师水平高的教学模式。2009年以国际班为试点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被评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目前已经毕业的四届学生赴国内外高校深造率高达90%以上。

同时,学院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赴海外深造,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2014年,125人次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166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赴海外学习,其中不乏美国斯坦福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

虽然材料学院在国际化进程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材料学院将继续深化及探索国际化建设渠道、平台、工作方式方法,支持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