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九十七讲-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TonuPullerits

2018-05-18
单位(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月16日上午,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九十七讲在建龙报告厅举办。本期论坛的主讲人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TonuPullerits,报告题目为“Nanostructed Perovskite Materials——the Answer for Many Things”。

A94B0040_副本.jpg

Tonu Pullerits博士是隆德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教授。2016年入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兼任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和评审委员会委员。在这次报告中,他幽默风趣地介绍了瑞典以及隆德大学,并讲述了诺贝尔奖的来历,以及奖项种类和评选的流程。随后,他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钙钛矿纳米晶材料,并仔细讲解了怎样采用超快光谱学的研究手段来揭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生动力学。比如新兴的2D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稳定性高以及独特的单向导电性质,在光电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利用时间分辨的THz光谱来测量2D钙钛矿光生载流子迁移率。他还提到在钙钛矿纳米晶中有着很强烈的双光子吸收,利用双光子吸收可以分析中间态是缺陷态还是虚拟态,进而判断材料的缺陷状态。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颖,极大的开阔了同学们的科研思维。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地向Tonu Pullerits提问,TonuPullerits教授也耐心地一一做出解答。

微信图片_20180516171005_副本.jpg

会后,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深根教授向Tonu Pullerits院士赠送了名师讲坛纪念证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名师讲坛给了学生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时让学生对钙钛矿材料和超快光谱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扩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学习TonuPullerits教授课题组的工作,激励北科学子们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主讲人简介:

Tönu Pullerits(特尼.普尔次)1962年生,现任瑞典LundUniversity(隆德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兼任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和评审委员会委员,瑞典国家研究委员会评估专家组成员,以及爱沙尼亚研究委员会、瑞士研究委员会、荷兰研究委员会、美国石油基金等单位的评审专家。隆德纳米科学中心(NanoLund)学术委员会负责人、隆德欧盟激光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专家。目前兼任Scientific Reports(科学通报)和Advanced Materials Letters(先进材料快报)期刊的编委,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客座编辑。1986年在爱沙尼亚Tartu University(塔尔图大学)获得固态物理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固态物理博士学位,1992年到1995年分别到荷兰Fre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瑞典University of Umeå(优密欧大学)和隆德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在瑞典隆德大学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和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TönuPullerits(特尼.普尔次)教授长期从事复合人工光合作用材料以及光电转换材料的光化学机理以及超快动力学的研究。其研究手段主要为各种高级超快时间分辨激光光谱如瞬态吸收,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时间分辨太赫兹吸收光谱,二维红外吸收及荧光光谱,是北欧光化学领域的开拓人之一。近年来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LH2的光生动力学,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和钙钛矿材料的光电转换与载流子输运机理等方便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被引用次数为8000多次。主持和负责的科研项目包括欧洲研究理事会基金、瑞典最高国家级科研基金(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s)、瑞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瑞典合作项目等。在欧洲及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受邀及特邀报告100多次。2012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了诺贝尔奖附属讲座诺贝儿论坛(Nobel Symposium 153)。2015年因其在光合作用与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最高奖(Lindbomska Award),该奖项为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为物理和化学领域研究者设立的唯一奖项(每年仅一位获奖者)。

(摄影:材料学院)

(责编:苑惠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