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下午2点,冶金大讲堂第二期第三讲在青钢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张立峰院长主持。本次讲堂邀请了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部门的Chris Pistorius教授、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Shouyi Sun和Steven Wright 博士和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的Lauri Holappa教授,分别为冶金的学生们作了精彩的报告。
首先Chris Pistorius教授作了题为“ Calcium modification of alumina and spinel inclusions”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钙处理过程中的瞬时反应的产物以及尖晶石夹杂物的改质。
Shouyi Sun则作了题为“Research on slags and properties of high temperature melts”的报告。在报告正式开始之前,Shouyi Sun先给听众们介绍了CSIRO、CSIRO的课题及研究进展。在之后Steven Wright 博士以“Improving Antimony Production At Hillgrove Gold Mine”为题,为大家介绍了此项目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Lauri Holappa教授最后为大家作报告,题为“On Interaction between Slag and Steel in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Lauri Holappa教授提醒在座的冶金学子们,中间包中渣和钢的反应是非常繁杂的,具体分析时需要反应动力学、反应热力学、多相流现象、热力学分析等相结合。
主讲人简介
Chris Pistorius教授
1987年,Chris Pistorius教授在Pretoria的比勒陀利亚大学取得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并于1988年取得冶金工程博士学位。1991年,Chris Pistorius教授在剑桥大学取得腐蚀学的博士学位。从1991年至2008年,Chris Pistorius教授先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的材料科学和冶金工程系担任大学副教授之后成为教授。并在2002年5月至2008年6月期间担任该部门主管。他是南非科学学院的会员,南非工程院院士。Chris Pistorius教授在炼铁和炼钢研究中心进行研究,重点对钢的洁净度,反应动力学,炼铁和电化学进行研究。
Shouyi Sun博士
Shouyi Sun博士曾就读于科技大学,完成了工程学士(稀有金属冶金)和金属物理研究生课程。之后他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斯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在是CSIRO中高温流程研究组的负责人。
Lauri Holappa教授
Lauri Holappa教授于1964年取得科学硕士学位。并在1970年得到了博士学位。Lauri Holappa教授从事冶金工业9年后,于1979年他被任命为冶金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他曾担任6年的工厂经理。Lauri Holappa教授在2009年退休,但他仍然是非常积极地参与冶金研究工作。
Lauri Holappa教授已收到国际AIST的约翰·F·埃利奥特讲师奖。该奖项是授于AISTech2012每年五月初在亚特兰大会议。Lauri Holappa教授是欧洲第三个获奖的人。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