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下午2:50,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Margaret Sax女士在冶金与生态楼青钢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中国玉石工艺发展》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主持。报告会之后,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刘培峰博士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了题为《云冈石窟铸造遗址——调查、分析与探讨》的报告。
Margaret女士首先介绍了中国玉技术研究的概况,也对大英博物馆的玉器收藏作了大致的介绍。接着她以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出土的玉器为例,着重介绍了怎样研究玉器上的加工痕迹。她还介绍了传统玉器的加工方法,然后通过自己研究出的一套方法对制模后表现的玉器特点与标准实验用工具、非旋转刚性直锯与转轮、不同种类锯在玉器上的完成效果、不同硬度的研磨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大致再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及之后玉石加工的工艺水平。Margaret女士基于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玉器加工痕迹的方法,使得研究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玉器加工工具的类型及制作材料成为可能。报告最后,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Margaret女士均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之后,刘培峰博士就云冈石窟铸造遗址的总体布局、铸造坑、炉的结构特征和坩埚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与Margaret女士及在座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主讲人简介:
Margaret女士毕业于伦敦大学的物理化学专业,并在大英博物馆的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分析性的工作。她在宝石工艺技术领域的专门研究开始于1979年对公元前3500年——400年中东地区圆筒图章的研究。基于遗存下来的手工艺品上保存良好的工具痕迹特征,以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辅助,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鉴别古代玉石加工技术的方法。目前已成功地运用到对阿拉伯和波斯宝石、美索不达米亚玉石、年代未定的水晶头骨、莫卧儿王国玉石等的鉴定中。
Margaret女士对于中国古玉很感兴趣,同时对古代中国玉石工匠的技艺与使用的工具有一定的研究。目前Margaret女士正在和北京大学的李伯谦教授合作对山西省晋侯墓出土的玉石进行研究。她也与牛津大学的Dame Jessica Rawson教授、Peter Hommel博士,以及北京科技大学一起合作研究中国及其他地区公元前千年墓葬中出土的玛瑙珠的加工技艺。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