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30年来的工作,表彰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最美五老”。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获“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奖项。
3月31日,党委副书记孙景宏在学校2023年关工委工作会上为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奖,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关工委主任张建良出席领奖。

2022年4月21日,在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回信,向老教授们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并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对老教授的关爱,为关工委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关工委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关工委指导、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载体,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改革工作和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贡献力量。
固本强基,脚踏实地做基础保障

学院关工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关工委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设,为全院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目前组织健全,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退休老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和教师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班子领导统筹有力。选配政治素质强,热心关工工作的老中青三代共23人(其中“五老”7人)构成稳定队伍,分为党建和思想政治组、教学发展促进组、文化传承建设组,年龄、经历、专长等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五老”作用发挥明显,组织充满活力和战斗力。办事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到位,有专门的办公地点、经费支持和活动区域,后勤保障充足。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定期专题研究关工委工作,制定工作目标,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持与指导。
履践致远,踔厉奋发担时代使命

冶金学院拥有70年光辉历史,冶金学科连续5年蝉联“软科”排名世界第一,为我国钢铁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这片“人梯”精神“钢魂”品质融合的沃土正是源于一辈辈冶金师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接续开垦。关工委积极推进“青老”共建,为冶金“五老”为主体的退休第11支部党支部与冶金21级本科生党支部牵线搭桥,开展联创共建,搭建交流平台。常务副主任李宏长期担任学院兼职组织员,积极开展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谈心谈话,发挥重要“把关”作用。多次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谢影等老同志出席党校活动并讲授党课,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端正入党动机、牢记新时代使命。
凝心聚力,春风化雨育钢铁脊梁



学院关工委是青年学子的引路人和贴心人,作为“五老”主心骨,深入挖掘育人资源、搭建多维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打造“杰出校友回母校”特色品牌,党和国家领导人刘淇,院士周国治、殷瑞钰,老校长杨天钧、老教授李士琦等陆续受邀来访,为师生讲述校史院史。这既是一次次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也是一堂堂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冶金学子必将争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在扎实推进任务中总结推广经验,学院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以“发挥二级关工委作用,深化杰出校友回母校品牌建设”为题成功申报教育部关工委专项课题并已顺利结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四、守正创新,薪火相传承钢魂精神




服务青年学子、培育时代新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总方向,学院关工委持续思考如何真正化作育人的桥梁纽带,不断探索由“单向输出”转换为“双向奔赴”的新途径、新方式。积极参与“读懂中国”活动,在梳理与凝练中,感受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与伟大变革,2022年推荐参评学生征文作品6篇,录制微视频作品1部,获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支持鼓励学生以“五老”为题开展社会实践,2022年暑期组建2个社会实践队、22名“寻访员”专题开展寻访老教授活动,访谈老教授8人,覆盖学生280人。组织挖掘北科大“五老”故事,原创团日活动《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代表学校向教育部党史学习指导组汇报演出,被中国青年网等官媒报导。在中国石油大学离退休工作部挂牌建立2个长期志愿项目服务基地,每年进行近20次志愿服务,覆盖“五老”500余人次,累计服务千余小时。
五、乐学善思,笃行不怠助教育教学


“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老教授精神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学院关工委长期致力于强化师德师风,宣传“五老”师德典型,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人梯”理想和“大先生”目标。高度重视“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建立健全老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老同志担任政治业务导师、教育教学督导员等,强化“五老”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每年组织开展院系两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邀请已退休的北京市教学名师吴胜利、郭汉杰等担任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形成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供图:冶金学院)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