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第一届冶金工程杰出学者论坛在我校举办

2018-04-15
单位(作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4月14日上午,第一届冶金工程杰出学者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天工大厦隆重举行。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丹龄,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白晨光、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鲁雄刚、我校副校长薛庆国、臧勇出席,来自全国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冶金工程方面的40余位杰出学者及70余位青年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分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我校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张立峰主持了主会场开幕式。

001.jpg

臧勇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我校冶金工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动力,60多年来培养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两院院士及大型企业掌门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强调,迈入新时代,冶金学科也进入战略发展的机遇期,希望借由这次论坛,各位与会专家凝聚共识,碰撞智慧,为建设世界一流冶金学科,推动世界冶金工业发展增添中国色彩。

002.jpg

赵丹龄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就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教育部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严把人才关,将人才培养同国家战略大局紧密结合。她希望各位学者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要作好科学家,还要作好教育家,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砥砺奋斗。

随后的专家报告会共分为4大分会场,即:有色冶金分会场、钢铁冶金分会场、物理冶金分会场和绿色冶金分会场。每个分会场又分别有8场讲座。各位专家学者依次就自身研究成果同与会其他专家进行汇报讨论。

003.jpg

中南大学郭学益教授介绍了废旧电路板低温连续热解和短流程再造金属合金产品和梯级分离回收等多项新技术,成果在多家企业应用实现了电子废弃物大规模高效清洁处理。

004.jpg

上海科技大学鲁雄刚教授基于可控氧流技术开展了多项基础理论研究,阐述了形成的透氧膜高效催化转化含能气体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原型;同时介绍了复杂含钛矿物的全流程提钛研究以及新材料短流程制备研究,其成果对我国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电化学冶金制备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005.jpg

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教授围绕多场耦合下的大型铸件充型和凝固动力学、铸造缺陷形成与控制机理以及多源误差形成、传递与控制机理等科学问题汇报了面向大型铸件结构特征的铸造工艺设计理论,并介绍了基于结构特性的铸造缺陷控制与工艺性能评价方法,构建了复杂铸造系统的容差设计与铸件精度控制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大型铸件精密成型技术。

006.jpg

东北大学朱苗勇教授从理论研究、装备设计、工艺开发着手,系统介绍了连铸坯高致密与均质化的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该技术已在并分别在攀钢大方坯连铸生产线和唐钢宽厚板坯连铸生产线实现了对全凝坯的连续、稳定大变形压下。成果也促进了高品质机械用钢、长尺重载钢轨钢、大规格曲轴用钢等一系列高附加值钢种的连铸重压下工艺。

007.jpg

我校张立峰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开发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新方法,包括钢中夹杂物的成分设计,夹杂物的多维无损表征,杂物脱氧热力学,夹杂物多元过程反应动力学,夹杂物的运动、碰撞、去除和捕捉模型,以及固态钢中夹杂物的低温转变行为。其成果为我国多家企业的提供了多种高品质特殊钢生产过程的夹杂物控制方略。

008.jpg

此次会议是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率先发起,不仅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后冶金工程专业的一场全国性的学术盛会,更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世界一流冶金学科的一场高端集智会。各位与会专家就自身科研成果及冶金学科发展前沿充分交流,其学术思想和科技成果必将如春雨后之良笋、终将成入云霄之劲竹。

(摄影:朱良辉)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