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秋天悄至,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点缀着北科的条条干道,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装饰着北科的天空,寻味着于白杨树下,静静的寻觅着这条从钢院走到北科的故事。聆听着北科里风与岁月奏出来的旋律,我们在寻找那份属于老钢院的美好,我们在寻找那份属于老钢院的故事。
老人与孩子
和两位老教授约好了,在明德楼见面,班主任说他们都是第一批从钢院毕业的老校友,一直从事教研工作,在学院声誉很高。我们很激动,充满了期待,初次见到两位老人时,内心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让我想到两种人生,那就是老人与孩子,岁月可以雕刻一切,可以把孩子雕刻成老人,最后却为老人打造了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刘华生老师和韦冠俊老师都是59届采矿系毕业的校友,韦老师是土环学院通风教研室主任,刘老师是土环学院采矿教研室主任,虽然两位老人都白发苍苍,但精神依旧矍铄,老师坐了下来,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韦老师笑着说就喜欢和年轻人聊天,有朝气,有活力,有钢院气息。
钢院故事
刘老师很健谈,声音依旧雄浑有劲,听班主任说老师以前可是男高音。回忆起往事,在北科待了大半辈子,总有说不完的事,道不完的情,从一片荒芜的满井,从建校讲起,从起初的只有采矿系、工艺系、材料系、机械系、冶金系五个系开始讲起,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到北京钢铁学院再到北京科技大学,从亲自参与施工建主楼到静斋思园……老人经历了很多,见证了一路走来的北科,北科的点点滴滴变化深深烙在了老人的心里,深深的留下一份情。
看得出在刘老师讲钢院故事的时候,韦老师已经陶醉在当年的往事中,笑的那么和蔼和幸福。他津津乐道的给我们讲了当年的考试制度,当时的考试是分很多组,一次五个人进去考试,不是在同一个时间考,考的题目也不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他说他很喜欢这种考试方式,而对于现在的这种考试,他并不很赞同。他谈到当时的条件虽然非常的艰辛,但是他们的学习劲头全始终没变。
老照片
与会期间,刘老师从随声的笔记本里拿出一个精致的信封,从信封里拿出一些当年的黑白老照片,有那时的老钢院院门,有一起挽起裤腿建设校园的照片,有刚建好主楼、冶金楼……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着一幕幕难以磨灭的故事,刘老师说这些照片一直跟着他,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很美好,很幸福。
我们相互传看着那些珍贵的照片,比较一下那时的钢院与现在的北科,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张老校门的照片,那时的牌子上还写着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座谈会的最后,刘老师讲到了六十校庆,并深情的朗诵了一段他们征集的校歌《我爱北科大》,在极具感染力的歌词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钢铁战士对北科大的感情,北科被称为钢铁摇篮,有钢铁一般的精神,有摇篮一般的温暖,当你跨进北科校门的那一刻,你就永远烙上了钢魂这个词,因为你是北科人。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