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华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召开

单位(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时间:2025-10-16

北科大新闻网10月16日电(记者 姜智颖)10月15日,第二届中华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天工大厦召开。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学校党委副书记孙景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孙景宏讲话

孙景宏表示,学校建校73年来,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拥有多个一流学科和科研平台。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内两次给学校师生回信,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在党建和思政工作方面有着优良传统,近年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布局,成功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并成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学校将突出学科特色,深化相关研究,并将铸牢教育融入青年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学校将全力支持基地和研究院建设,力争打造一流的学术、智库和人才高地。

曹光远介绍研讨会筹备情况

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光远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并介绍本次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他讲到,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沿学术成果,重点围绕基础性理论研究、文化认同构建、历史脉络阐释、学科体系支撑及基层实践创新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学术共识、贡献智慧力量。

主旨报告

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教授乌小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欧阳雪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建立,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教授袁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单月英,中央民族大学团委副书记蒙永翠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科技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国边疆学的时代使命”“依托考古成果转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与实践”“讲台连接乡土,支教赋能团结:民大研支团的‘铸牢’实践”作主旨报告,从多学科、多维度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主论坛环节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秦涛主持。

分论坛与青年论坛

研讨会设有五个分论坛及一个青年论坛,议题涵盖考古与文化遗产、高校共青团与支教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数智技术与共同体意识教育、全球文明与民族国家发展等多个方向。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分论坛代表汇报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代表汇报了研讨成果。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宋伟作大会总结。宋伟表示,近年来学校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服务国家民族工作战略。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广泛关注与深厚积累,为推动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闭幕式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吕晓丽主持。

合影留念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学校期刊中心、《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共同合作,学校党委统战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群团发展研究院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民族工作部门的100 余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围绕“中华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责编:姜智颖、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