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研修班研学交流会在我校举行

单位(作者):教务处时间:2025-09-01

北科大新闻网9月1日电(通讯员 刘格菲)为进一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重要文件精神,8月27日,由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指导的“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研修班”研学交流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赵爱芹、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毓荣、学校副校长王鲁宁出席活动,研学交流会由学校教务处处长罗熊主持。

王鲁宁讲话

交流会伊始,全体学员集体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共同了解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育人成果。随后,王鲁宁介绍了学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做法,着重提到创新微专业建设,打造“小而精”的国际化课程模块;创新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构建虚实融合的国际化教学场景;创新虚拟教研室建设,实现跨领域的师资共育等。同时从共建国际课程、共享数字资源、共育优质师资3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职普融通、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期望。

赵爱芹讲话

赵爱芹在讲话中介绍了本次研学交流会的活动背景,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研修班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对于深化职普融通、助力北京市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会现场

在经验分享环节,罗熊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微专业建设方面的建设思路、举措和成效。我校的微专业建设自2024年启动以来,面向校内学生首批开设13个微专业,为纵深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讨基于微专业的课程交叉融合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职业学校后续开展微专业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现场学习

随后,学员们参观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未来学习中心。我校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重点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一是打造“虚实结合、时空无限”的科教产教融合新空间;二是探索“数智赋能、个性灵动”的教育教学新方法;三是创设“学为中心、创新导向”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四是营造“开放融合、共享无界”的协同发展新生态。通过这四大维度,最终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样本。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此次研学交流会是学校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的创新举措。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研学交流会的所学所思在未来应用于自身院校的发展实践中,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际行动,助力北京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摄影:金瑞喆)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