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炼铁科技大会(ICSTI 2025)在北京召开

单位(作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时间:2025-09-01

北科大新闻网9月1日电(通讯员 张卓勋)8月26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承办、首钢集团协办的“第十届国际炼铁科技大会” (英文名称: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ronmaking,英文简称:ICSTI 2025)在北京开幕,学校冶金学部主任张建良教授担任此次大会的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

大会现场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学校副校长焦树强以及首钢集团副总经理朱国森出席了8月26日的全体大会并讲话,大会由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等专家主持。

焦树强讲话

焦树强指出,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的关键期,既要保持竞争力,又要最大限度降低碳足迹,这不仅是技术课题,更关乎社会与经济发展。他强调,本届大会是继2009年上海之后,时隔16年再次在中国举办,意义重大,学校承办此次盛会,将积极汇聚智慧与人才,助力行业变革。

主题报告环节,中南大学姜涛、日本JFE钢铁公司Yutaka Ujisawa、北京科技大学张建良、韩国浦项钢铁公司Myoung Gyun Shin、首钢集团青格勒·吉日格勒、瑞典Swerim AB的Pontus Sjöberg、中国宝武集团张代华、安赛乐米塔尔的Dennis D. Lu、大湾区大学余艾冰、印度埃萨尔金属有限公司的S. S. Mohanty分别围绕大会主题作特邀报告。

8月27日和28日,与会专家围绕烧结、球团、焦化、智能、高炉炼铁、CO2减排、氢冶金、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等方面开展了分会场报告,与会嘉宾就报告内容和当前最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并专门安排了青年学者报告专场和墙报展示。

“国际炼铁科技大会”为国际钢铁冶金领域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系列学术盛会,自1994年创立以来,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每三至四年在世界各大洲轮流召开,过去九届分别在日本仙台(1994年)、加拿大多伦多(1998年)、德国杜塞尔多夫(2003年)、日本大阪(2006年)、中国上海(2009年)、巴西里约热内卢(2012年)、美国克利夫兰(2015年)、奥地利维也纳(2018年)、德国不来梅(2022年)召开。本届大会不仅是继2009年上海盛会之后再度回到中国,更肩负着推动全球炼铁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使命,重点探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资源循环等前沿议题。

(摄影: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