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北科大六十年培养人才十四万

单位(作者):孙琛辉时间:2012-04-25

本报讯(记者孙琛辉)4月22日,北京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出席大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教育部向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北科大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钢铁摇篮”的社会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国家冶金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贵仁强调,当前,高等教育战线正围绕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紧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主题,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希望北科大坚定不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步伐。
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于1952年在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高校矿冶系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并于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在庆祝大会致辞中说,学校自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国家实施“211工程”、改革高教管理体制和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要契机,重点建设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等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重点学科,发展了纳米材料与技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走出了一条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特色突出的多科性大学战略转型的发展道路。
60年来,北京科技大学为社会培育各类人才14万余人,贡献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创造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研制了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研制了第一台国产机器人。获得国家级奖励140项、省部委级奖励1000多项。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04-25 6:0:5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