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人民政协报:对北京高校产学研战略的思考

2012-05-29
单位(作者):佚名
    产学研衔接与转化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外大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所优质的大学一定是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在组成“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产、学、研三要素是常为人们所关注的。而一所大学的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力,基本上可以围绕学、研、产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北京地区高校产学研衔接与转化的活动开展已近20年。从产学研衔接与转化的模式特征可以看出,北京各个高校无不遵循“校市互动”的发展战略,在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中找到与之契合的联结点,把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活动、产业实体融入首都的经济、文化、科技、金融活动的格局中,通过参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既提升了高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又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对于北京地区的高校来说,实施“校市互动”的发展战略,有着非凡的意义。

 

  20109月,随着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的正式启动,吸引了北京地区众多高校参与热情,这表明北京的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属地资源的重要性。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的深度合作发展模式,并提议成立了“校市捆绑”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北科大的资源整合,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北京科技大学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依托所实施的“3365”工程,目的就是深化校市合作,利用北京资源,服务北京,同时也发展自己。“3365”指的是实施3个创新——建设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立足3个领域——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构筑6大平台——产业中试、投资融资、人才聚焦、专利让渡、创新创业、公共技术服务;建设五大基地——云计算基地、海外人才特区、新材料创新基地、高端制造创新基地、昌平中试及产业化基地。用孙冬柏的话来说,“3365”工程坚守的就是“背靠学校,服务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机制”。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以前与北京市的合作并不密切,但以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为契机,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市的合作加深了,科学城不仅给邮电大学提供了一个释放资源的平台,同时也通过邮电大学带动了北京市的一批产业发展和产品应用。在中关村科学城项目中,北京邮电大学将建设“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研究方向及产业化方向集中在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平台及安全组件、物联网网关及网管技术、高速全光网络关键器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和“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培养符合北京产业结构的工程技术类人才。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已经和北京的地铁、建设、运营、投资公司、交通委、发改委、相关的企业公司,形成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良好的合作模式。借助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北京交通大学成立了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核心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从以上多所大学在中关村科学城的项目投入来看,“校市合作”是双赢的举措。

 

  20世纪末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就在发生着关键性的改变,社会经济对知识和创新的依赖程度空前提高,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伴随着这个过程,高等教育逐渐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开始与社会各个层面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大学、政府和市场这三个以前互不影响独立运行的体制范畴,正日益合并到一起,形成相互交织、螺旋上升的交互关系,西方学者把这种关系称为“三重螺旋”,我们中国把这种关系称为“官、产、学、研相结合”。大学要将学校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政府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凭借地缘关系都积极介入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产业链条,普遍采取了“校市互动”的策略来深化自身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各高校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所开展的深化产学研的活动,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可以这么说,“校市互动”体现了“官、产、学、研”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北京地区高校显著的发展特征。

 

  (雷世文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