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人物

FIGURES

李星廷:科创梦想的践行者

2025-04-03
单位(作者):新媒体中心

李星廷中共党员,首届机器人科创班学生,综合加权94.2,位列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本科生共4人)宝钢奖学金(本科生共2人),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级奖项14项,任MEI竞技机器人队马术队长保研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从自动化到科创班专业学习是他追寻梦想的奠基石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找到心中热爱的方向,就能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李星廷始终秉持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明确目标,积极作为,每一门课程,他都认真地做好笔记,坚持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清晰有条理地梳理知识架构,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这让他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定有力。

有耕耘就有收获。大一学年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大二学年以2021级全校唯一本科生的身份荣获宝钢奖学金,大三学年他继续加油,又以全校答辩第一的成绩荣获小米特等奖学金。最终,他以综合加权成绩94.2分位列专业第一,32门必修课90+,保研至清华大学。

做中学”+“项目制”工程实践是他探索梦想的冲锋号

在专业选择的节点,李星廷满怀对机器人的热爱和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加入了学校首届机器人科创班。在科创班“做中学”“项目制”的特色模式下,他开始了工程实践和科技竞赛的探索之旅

进入大二的他积极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开始了项目探索。针对化工巡检中线路复杂、危害性大的种种问题,他带领团队走进工厂调研,明确需求,开发了一款基于ROS系统的多功能化工巡检机器人。项目深入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完善,累计获得第十四届“北斗杯”青少年空天科技与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二十五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5项。从0到1的科创经历,让他感受到了工程实践和科技竞赛的魅力。

大三学年,他加入了MEI机器人队,成为了马术队长,组建了一支团结进取的竞赛队伍。328天的夜以继日,他们面对零基础的力控与自动方案,积极学习,互相鼓励,最终在2024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的赛场上,与108个高校队伍同台竞技,包揽所有赛道共计6个冠亚军。赛迹获新华社报道,为校争光,为自己闪耀。

从中国科学院到清华大学,科研创新是他实现梦想的定星盘

在参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期间,他开始了机器人操作方面的科研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灵巧操作领域的认知与见解,完成了9自由度的灵巧手设计,并探索了遥操作的数据手套。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机械设计、硬件电路、控制算法、机器人学等各方面的技能得到了综合提升,并逐渐培养了搭建复杂工作系统的全栈能力。

之后他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启又一段科研实习。他和项目组成员共同研发具身智能采集系统,自制电子皮肤模拟触觉信号,结合视觉输入,相关长时序任务经过Transfomer架构后分类效果显著。他们还共同开发了人形机器人与多模态触觉灵巧手,实现了双臂协同遥操作,并基于Difusion Policy完成了模仿学习。

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服务集体是他拓展梦想的望远镜

大一学年他担任自2105班班长,积极为班级奉献,班级学年成绩位列年级第一,获评校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标兵。 大二学年他担任机器人科创班学习委员,以身作则引领班级学风。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获评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示范班集体、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全国钢铁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87级校友基金最佳团队等荣誉称号。班级竞赛参与率达100%,获得国家级奖项90余项。25人中11人保研,未来将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知行合一中实践与奉献。他担任学校启明专业认知实践团队长,带领团队深入各大企业研究实习,强化专业认知的同时服务社会,获评银奖。在寒假科创营中,他带领团队深入工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获评金奖。同时,他还参与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志愿服务活动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寻找到新的山峰,在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